利用“授渔”思维优化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人才资源

       干部人事档案是组织选拔、任用、考核干部的重要依据,它记录了干部的成长轨迹、工作表现、奖惩情况等重要信息,因此,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细致而重要的工作。而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培养是确保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高效、规范进行的关键环节。

       目前,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人员方面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人员配备与专业能力不足。随着干部人事档案整理工作的规范和审档要求的提高,需要的人力不断增加,但现有的人员往往不能满足工作需求,并且基层存在缺少专职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大部分都是兼职人员的情况。这导致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面临困难,影响了档案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二是缺乏专业知识。许多乡镇和部门的工作人员并非档案管理专业出身,平时接受专业培训的次数较少,且由于人员频繁换岗,新来的人员与之前的业务熟手没有进行交接就上手档案管理。这些导致他们在档案整理、档案库档一致、档案专审等任务时,需要边学习边研究,工作耗时费力,不利于档案整理、专审、库档一致等工作的开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渔”思维为我们优化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人才资源提供了一个新思路。一是推行“师徒帮带”模式。针对纸质档案的整理、干部信息采集等核心业务内容,实施“老带新”手把手教学,快速提升业务能力。二是建立退出机制。精通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人员如果需要调整岗位,需对下一个接替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新同志进行业务和实操培训,在他们能独立完成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任务后方可调整到其他岗位。三是组织业务“线上+线下”培训。通过大组工网、学习平台等多种形式获取新的业务知识,不断提升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四是实施“全员练兵”模式。组织全市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学习相关知识,重点学习档案管理的法规条例文件。五是采用“实操实训”方式。分批次组织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到干部信息中心整理档案并进行现场实操演练,熟悉档案规范化全流程管理。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各级领导和档案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共同努力。只有不断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才能确保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取得实效。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