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诗歌,还停留在以往背写的阶段,模仿古人所写的诗歌对于我这个对诗词一窍不通的人来说,基本上没有想过,也没有动笔写过。
下午在与我家双儿小朋友聊天时,遇到一道仿写诗词的题目,看到题目的我一脸蒙,诗歌这么深奥,读起来拗口,要写咋办,不禁擦了一把汗,写来写去能被我写出花来。(自我嘲讽,压根不怎么会写)
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无有穷己时。
自君之出矣,宝镜为谁明;思君如陇水,长闻呜咽声。
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自君之出矣,……;思君如…,…… 这个句型的方式仿写,一时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毫无思绪,抓脑袋半天也没有灵感,这道题对于我家小朋友来说,轻而易举,本想着偷个懒赶紧跑,遇到这样的题,作为理科生来说是件头大的事情,能溜就溜,关键时刻赶紧开溜......
结果跑反方向又倒回来了,抓个正着,一起写写,想想也不能在自家小朋友面前丢脸,哪怕是东拼西凑也要凑出一个来。
对着屏幕发呆,抓耳挠腮,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咋那么熟悉呢?思君......思啥不好,还不如思念我家那调皮的小朋友呢。
脑子里一团浆糊,正在绞尽脑汁想时,滴滴滴,弹出几条消息。这么快?我还没动笔,小朋友就写完了?
怎么可以这样欺负我对诗歌一窍不通,心里当然是不甘掉链子,赶紧动笔:自君之出矣,写啥好呢?????纸上冒出一连串的问号。
脑袋赶紧转起来,咱语文老师当初讲了啥古诗呢?江城子密州出猎?塞外出征黄沙满天飞?
有了,那就来一个:自君之出矣,战鼓意气生;思君如秋风,金甲随身行。
应该没多大问题,不过已经是甘拜下风,突然感到好幸运,我有一个超级会写诗还很会唱歌的女朋友,哈哈哈哈,心里倒是乐滋滋的,不行,脸皮厚也不要掉链子,干脆来一个写诗PK。
记得曾经诗词打卡的那段日子,每周末有一到两首的古诗,辛苦小朋友写完后,开始互相打卡,我这个笨脑子只能背背写写,时不时在电脑前拿起写下的古诗背一会,然后过几分钟后又忘了,然后接着背,默写自然就不用说了,经常被老师点名默写全军覆没的我,基本上错别字特别多,不过在几周的打卡里,有了小小的进步......
后来,眨眼再次遇到诗词,就是今天了,半年的时间,我把古诗又还给我的“老师”了。
诗歌PK,好像挺有趣的,只不过我好像只写了一句,还剩下两句怎么办?我感觉到挖了个大坑,然后往下跳,短短几句诗,愣是要点吧子时间写完。
扣扣搜搜终于写完后:
东翻西找,凑来凑去凑成一段诗,看起来还不错,结果在小朋友面前,一下子就暴露了马脚,押韵挨不着边,个别意象使用有些问题,读起来也是不通顺,承接上也是有所欠缺,只能打回去乖乖重写。
那没有办法,乖乖地琢磨琢磨,在小朋友的指引下,有了一些新的灵感。(不愧是我的小可爱,超级厉害。)
修改后的诗句:
很常见的塞外出征的场景,几个意象也是老师口中常常提及的,当然自己水平有限。
PK一下,当然是小朋友完胜,于我这个菜鸟来说,还有待提高,若不笨鸟先飞,恐怕要被嫌弃了。
不过也像小朋友所说,写好一句会很有成就感,就如大一的时候,解出一道难度特别大的高数题特别有成就感,都要开心大半天。自己脑袋里的东西写出来就是独一无二的。
自君之出矣,枯笔难书诗;思君如垂柳,岁发千万枝。
自君之出矣,夜寝难将息;思君如红烛,血泪心间滴。
自君之出矣,花枝残未理;思君如霜露,昼夜生寒凄。
自君之出矣,战鼓意气生;思君如秋风,金甲随身行。
自君之出矣,塞外黄沙起;思君如浊酒,深杯愁肠饮。
自君之出矣,雁去家书寄;思君如泪珠,归来青衣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