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想要写好散文,就必须多读名家的作品,分析他人的优点,再对照自己,才能看清问题所在。我最近读了一本沈从文老先生的散文集,同时没有采用读完就扔的做法,而是对文章进行了细致的解剖,从文体(抒情散文、说理散文、叙事散文)、主干(情感思想)、血肉(事例)、文辞(赋、比、兴)、宫商(叠词、字数、节奏感)、文风(基调、气势)、句章(紧凑)等方面解构了一篇篇文章,我才深刻地理体会到沈老的情思及文章的魅力。
沈从文的文章风格较为平淡,所取之事皆为身边小事,往往稍加整理,便成文章。我将他当成了写作上的老师,并且在这位老师的指导下,我也发现了自己文章存在的若干问题和进步空间,这些没准你也有。
一、文体太乱
散文分成三类:抒情散文、叙事散文、说理散文。但是在我看来说,是在一块的。文章往往是在抒情中说理,说理中抒情,叙事中说理,说理中叙事,叙事中抒情 ,抒情中叙事。在一篇散文中,三者经常共存。如果说理过了头,是要论证某个道理。那便是杂文和论文了。抒情过了太头,感情太浓密,则变成了书信和日记。而叙事过了头,则便是纪实和新闻。所以,在我看来,散文中的事、情、理三者应该根据你文章的内容而有所侧重。若是回忆某个过世的长辈,或是远在他乡的友人,抒发自己对他们的思念之情,那么情便是文章的重点,事是情的铺垫,没有事便说不了情,便打动不了我们的读者,若在情和事上又能悟出一些人生的道理,那文章的层次可就又高了一档;若是针对某个现状,抛出某个道理,我们也需要用事去论证他,若加点感情,便有推波助澜的功力,使得文章更具有气势,读者才会更加信服;若是想要讲述一件事,我们同样需要在叙事中,将感情夹杂进去,字里行间都充斥着一种淡淡的情怀,文章才不会太空洞。并且,若能在文章的总结部分给事下一个道理,也能更好地帮助我们的读者理解文章。总的来说,如果说文章是个大空瓶,首先要把事放进去,事是大石头,会占了大部分。接着,我们要把情放进去,情是沙子,要包裹住事,填充文章的内容。最后,将一个大空瓶变成大实瓶的过程就是理了。
二、结构太松散
我的文章结构太过松散,章与章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凑,句与句之间也是游离,总之就是极容易跑题。明明定下了一个写物的主题,却写到其他物上去了。这会写写以前的事,那会写写以后的事,文章写了一大堆,却是信马由缰,读者看得云里雾里。我学习写文章之初,是发于志,是因为有想要表达的欲望,所以便肆无忌惮地开始写,但写作也像是做菜,并非是想到什么,便将什么都放进锅里,以至于大锅里萝卜白菜西红柿,猪肉牛肉牛蛙肉,都混在了一团,看似卖相不错,实则苦了我们的读者,吃完还得上吐下泻。想要紧凑的文章结构,就必须注重文章的逻辑性,在演绎与归纳中讲明文章的道理。更要注意文章的裁剪,就算一开始写得有些过了,后来删去也是可以的。
三、文辞匮乏
如果你解决了一二这两个问题,那么或许也就迎来了第三个问题——文辞匮乏 。我明显感觉到自己在写作时存在写不长的问题。本来计划写两三千的文章,写到一千来字时便感觉力不从心了,之后强拉硬拽地拖到了三千字,却早已破坏了文章的结构。反思后,我觉得大概是存在以下的原因:一是我对事物的观察浮于表面,并没有深入挖掘和思考。比如这次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鲍勃·迪伦,我便觉得对村上不太公平了,实则村上本人对诺奖兴趣并非很大,而且他在作品中多次提高了鲍勃·迪伦 ,可见对这位艺术家的喜爱,所以村上或许是开心看到这样的结果,而并非有所不满。二是语言的陌生化不够,比如说我们写电脑时是一个名词,但是在作家的笔下,就可能就是一个黑色的方形盒子。这是因为文学是一个世界,文字是创造这个世界的工具,而作家则是创造这个世界的神,这个世界的一切都是由我们说了算,我们给读者提供这样的世界,我们用自己的文字对重新定义这个世界中的任何东西,而电脑这个词是外面世界给我们的定义。所以,多用描述性而非结论性的语言,写得自然也不会少。
总之,以上三个问题,是我正在努力改正的,若你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只要克服,便会有很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