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四十一章: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大意:上士听了道的理论,努力去实行;中士听了道的理论,将信将疑;下士听了道的理论,哈哈大笑。不被嘲笑,那就不足以成其为道了。因此古时立言的人说过这样的话:光明的道好似暗昧;前进的道好似后退;平坦的道好似崎岖;崇高的德好似峡谷;广大的德好像不足;积德深怕别人知道;质朴而纯真好像混沌未开。最圣洁的东西好像含有污垢;包括全部方向自然没有棱角;有大才的人通常越晚成功;最大的声响,反而听来无声无息;最大的形象,反而没有形状。大道幽隐而没有名称。只有“道”,善于施与万物且成全万物。
不笑不足以为道。真是发人深省!看了古人的建言又释然了。因为光明的道看起来像是暗昧,前进的道看起来像是后退。普通人通过感官看世界,吸引感官的才是好的。所以他们喜欢光明,嘲笑暗昧,喜欢前进,嘲笑后退。道,是世界的本源,它超越语言文字,超越感官,超越人们感知的一切,有时候表现为光明,有时候表现为暗昧,有时候前进,有时候后退。它遵循自己的规律,似乎有因果。可是,这一切大概只有圣人才能明了。普通人以自己的喜好为标准评判世界,所以,真正的道难免被嘲笑。
建德若偷,这一句不太好理解。很多人解释为刚健的德好似怠惰。感觉很牵强。解释为建立德行怕被知晓,可能更好一点。上德不德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