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看不见的反应触发点(2024.2.25)

——读《家庭的觉醒》

从观察这一刻正在发生的事情,开始仔细观察每个时刻你真正看到的事情。

寻找反映出发点:列举自己最厌烦的事。

拒绝承认问及关于自身的问题,转嫁给他人,便无法成为觉醒家长,这个问题触碰到觉醒教养的基础。

反应触发点一直在我们身上,根植于我们过去受过的伤害以及幼年时期的痛苦当中,孩子的行为是一阵风,把我们内心那些情绪的余烬扇成了火焰。

摒弃“孩子总是恶意激怒我们”的错觉,是觉醒重要的一步。

孩子不承担任何责任,我们只能被迫面对内心的不健全,挖掘它存在的根源问题。问题不在孩子的行为上,而在于为什么这样的行为会惹怒我们。

辨别哪些外部刺激,引发了我们内心的反应,找到负面行为的真正源头。

内心对某些事情敏感了,情绪才会被外界某些刺激调动起来。

觉醒是教养:将孩子的行为当作敲醒我们走进内心的警钟。

不再让情绪建立在过去经历的基础上,宣泄给孩子,而选择包容情绪,正确反映当下的情境。逃离盲目反应,不再被过去控制,投入到孩子需求中。

觉悟开始,是觉醒式教养围绕的核心,觉悟自己的想法,感受,行为。

我们安装双面镜,一面关照内心,一面关照外界。

学会意识到自己如何思考,以及自己倾向于如何表达情感,才能让自己恢复平衡和平静。

心主宰我们的想法、感觉,我们赖以生存的信仰,是改变真正开始发生的地方。

呼吸冥想时从思绪中分离出来,看清如何错误定义自己。想法和信条不是真正的我,相信的东西是构建出来的,被“自我”深深影响着。

念头把中性想法带入消极的情绪。如:“下雨了”——所有安排泡汤了

纪念控制行为,改变从这里开始。

指导性问题:对于我和孩子而言,在这一刻,什么才是真实的?

社会理想和孩子个体之间差距,导致父母与子女出现裂痕。鸿沟助长我们的恐惧,担心孩子达不到社会期望,成为失败者,导致我们对孩子施加压力。

觉察不到自己内心的力量时,盲目跟随主流,会失去真我。

家是孩子学习如何爱自己和爱他人的地方,学习如何解决争执,如何关心身边世界的地方,家是未来一切的播种场。

“你希望你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培养出错觉,以为可以控制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燃起家长控制欲。

坚定的根植于自身,明确自己内在价值,能真诚表达自己,并与父母保持稳固关系。

“孩子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而不是“社会告诉我们孩子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

基于他们独特的气质,需求、问题和欲望来理解他们。

做一个自我的观察者,去看到情绪背后的根源,从信仰处改变,冥想是我们与思绪分离,自我觉察的好方法。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问题:我们的反应触发点是什么? 书中答案: 从观察这一刻正在发生的事情开始,仔细观察每个时刻你真正看到的事情。 我...
    添橙俩宝阅读 929评论 0 1
  • 在忙碌了一上午以后,点低血糖,浑身无力,手臂也提不上来了。就想着中午不做饭了,可以出去吃饭。 回到家,和老公说“我...
    Ping_6a6a阅读 942评论 0 2
  • 我不把孩子的行为当作是情绪触发点, 我把我内心的创伤看作是我的情绪触发点,而孩子的行为只是点燃它的火柴。 这使我可...
    王慧贞阅读 1,209评论 1 1
  • 今天当看到那个小孩被爷爷训斥再打几下的画面(触发点),我有一种不舒服的情绪,无力感、羞耻感、愤怒、悲伤都有(触发反...
    Miya2021慧爱绘本馆阅读 1,365评论 0 0
  • 这是一本有趣的心理成长小说; 用一张震撼人心的“自我图解”; 和一个深刻的“人生车马理论” 带你揭开了人生不快乐的...
    柚妈亲子心理阅读 3,590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