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关于死亡的教育是比较缺失的。在我国的传统文化里,人们非常避讳谈及死亡。我们都还年轻,似乎死亡离我们还很遥远。可是正如前段时间流行的那句话所说的,你永远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一个会先来临。
死的意义就在于让我们认识到生的可贵。苹果公司的创始人史蒂芬·乔布斯曾说过,一个人只有在认识到自己会死的时候才会开始思考生命,从而大彻大悟,不再沉溺于享乐、懒散、世俗,不再沉溺于金钱、物质、地位,然后积极地去筹划与实践美丽人生。
关于如何面对死亡,这一年来我看过的最好的一本书是尤金·奥凯利在生命的最后岁月里写下的。书的名字叫《追逐日光》(Chasing the daylight)。
尤金·奥凯利曾是会计行业叱咤风云的人物。在53岁那年,他正担任着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毕马威会计事务所(KPMG)的全球首席执行官。正处于人生与事业巅峰的他,原本事业有成,家庭幸福。但是命运无常,生活的重击从天而降。2005年5月,他被诊断为脑癌晚期,最多只能活几个月。这场疾病给他原本光明的未来蒙上了巨大的阴影。
在尝试了一段时间痛苦的放疗之后,尤金决定停止治疗,好好享受生命中剩下的最后时光。他从医生口中得知自己的疾病再无治愈的希望之后,辞去了在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的一切职务,开始好好把握所剩无几的余生。
而这本《追逐日光》,正是尤金在人生的最后时光里的真情告白。尤金坦言,在从医生那里接过“死亡判决书”之后,他度过了几天黑暗的日子,并意识到自己不会留下像普通人那样长的人生轨迹,这就是宿命。但他觉得自己有责任帮助人们认识到:只要做好准备,人生的尽头也会是一段绝美的旅程。
尤金在书中告诉我们,在大多数人眼中,死神是面目可憎的。人们不想花上一分一秒来考虑“死”究竟是什么。人们当下的词典里没有“死”这个字眼,他们都想等到以后再来考虑这个问题,现在还为时尚早。可是对于自己来说,死亡已经近在咫尺。于是尤金决定,在自己还没有变得神志恍惚,视力完全衰退之前,和生命中重要的人依次告别。
尤金这样想,也真的这样做了。他按照由疏及亲的顺序,先给多年未见的老朋友写信和打电话,和他们一起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并一一告别。最后几个星期的宝贵时间则留给了自己的家人至亲。他坦然地面对死亡,活在当下,安排好身后之事并与生命中重要的人从容告别,令人钦佩不已。
这本书中,最打动我的是尤金描述自己喜欢在日落前打高尔夫球的那段。他说那时的球场不会像白天那般拥堵,夕阳斜照倒影斜横,球洞之侧树影婆娑。不仅仅是在打高尔夫球,也是在追逐日光,尽享余晖退去前的分分秒秒。这也正是《追逐日光》这本书书名的由来。
这本书读完之后,给我留下了深深的感动和思索。当死神来敲门的时候,我们会怎么做?是惊慌失措,四处求医,还是痛哭流涕,悲叹命运的不公?我很钦佩这样一位活在当下,勇敢面对死亡的人。尤金曾在病后感慨,如果不是因为疾病,自己早一点悟到生死的道理,人生又会是什么样子呢?可惜人生没有如果,人生也不可以重来,不可以跳过,我们只能选择一种最有意义的方式度过,那就是活在当下,追逐日光!
生命只在当下,活在此时此刻才是真正的生活,才能活出自己,活出快乐。每个人都是一本书,出生是封面,死亡是封底。我们虽然无法改变封面前和封底后的事情,但书里的故事,我们却可以自由书写。
请放下手机,停止加班,多花一些时间陪伴家人,多花一些时间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平衡好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人生在世就是一场向死而生的旅程,请把握现在,活在当下,过好生命中的分分秒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