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独自去看了一部电影,在幕厅大屏幕女主角菲里西那股对梦想的热情,让原本悲惨的现实生活,似乎也发着光环般灿烂。
坐下那里,脑海里一直问自己:“你生活的热情,还在么?”那种蹦蹦跳跳,对世界上一切看似索然无味的陈列,都保持着自己的好奇和兴奋,想要探索,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冲劲儿,已经随着年纪逐步积攒,能量失衡。
我问自己,曾经那个闯天无畏的女孩,身上骄傲的热情度,是不是燃烧殆尽了?
如果这是长大和成熟的标志,为什么我会有种漠然的失落感,就像自己丢失一种珍贵的所有物。我可以发自内心的说,我喜欢那个疯疯癫癫跑起来,都带着一股风的自己。喜欢生活细节处处,依然还有热情的点滴渗透。生活不是处处春风得意,桃花十里。很多时候,不得不承认生活就是压力塑造生存,背后隐藏各种无解的复杂的情绪,无法逃避的枯燥乏味。大部分人都潜伏在这样的好坏参半的圈子里,走着属于自己的轨迹路线。
我问自己还有梦想吗?不对,应该是有过梦想吗?那种可以倾尽所有,全力以赴要实现东西。
小时候常常以梦想写命题作文。语文老师们,都会在三尺讲台上,发号施令:“你的梦想是什么?请回家思考一下,写下来。体裁不限,字数不少于…。其实,现在认真想了想了,没有深刻理解梦想这个词语的我,没有梦想。没!有!梦!想!
那个时候,老师、宇航员、警察…这些高尚情操的职业成为大家梦想的公共选项。毕竟要找一个热情高涨,让大家满意和羡慕的“梦想”似乎真的不能“敷衍”。那个时候,还不懂梦想这个词语,有多抽象。抽象背后,又多么充满希望的力量。
对,绝对不能说自己没有梦想?如果活着没有梦想,那是一件多么羞耻的事情。就像身体某个部分与常人不同的尴尬,心里觉得不正常的事情,就要拼命掩藏。我怎么会不知道自己的梦想,我要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做一些惊为天人的事情。梦想,不就是“了不起”的代名词吗?
逐渐到了要自己经济独立,在外拼搏奋斗的年纪,才发现以前自己犯了一个无知的错误。梦想不具有普遍性,它恰恰在少数人中的独特性。它不是取悦世界和他人的代名词,它是属于自己的东西,是真正发自身体每一个细胞,都想要去回应的信号。可以废寝忘食,可以忘乎所以,也要追逐的东西。就像夸父追日,就算累死在追逐的途中,也要抬头仰望继续走下去的定力。
敢于跟梦想走在一起的人,是不会衡量得失的愚人。一股傻劲儿,就能冲着梦想奔去的人,才能在梦想里快乐像个孩子。
这是我认为拥有梦想该有的样子。所以,现在我可以告诉自己,我依然是个没有纯粹梦想的姑娘。
那天,朋友问我。如果以后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怎么办?她说自己很害怕。
我知道她的性格,她并不是那种有野心的姑娘。她不是怕自己一无所成的平凡,而是那种害怕失去一些自己对生活骄傲的资本。她害怕被遗忘,怕自己普普通通,自己的存在感会被身边安全感拉低。谁都曾想被自己周围的世界关注,想要“独一无二”不被复制的特别。
其实真正承认自己的普通,也需要很大的勇气。毕竟,谁心里都有骄傲的王国。毕竟万千光怪陆离的世界里,我们依旧那么用力想活出自己的模样。害怕普通,只是害怕被忽视,害怕自己努力刷的存在感,那么微乎其微。
没有梦想,并不丢人的难以启齿,失去对现有生活的热情才可怕。那颗热情宝贵,捂着发烫跳跃的心,只要它还跟你互动,就弥足珍贵。
你要接受,梦想是稀有的。哪怕你这辈子都没有找到,你也告诉自己。生活的热情藏着梦想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