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是闹心的画面和嘈杂的声音在头脑一页一页的翻着,打退你的困意,却不告诉你什么时候可以睡去的过程。失眠前听得歌,不怕的是单曲循环,一首又一首,怕的是顺序播放,一圈又一圈。
当我看完《麦田里的守望者》时,对于失眠多了层深入感受,加注了不被世人了解的孤独和没人谈心的寂寞。
可能你会跟我一样,在刚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是读不下去的,一是本书不是用华丽的文字堆砌的,你感受不到你想要的语言之美;本书也不是所谓哲学之书,作者明显不想告诉你一个又一个生硬的道理。二是故事的衔接只有平凡的霍尔顿一人,讲述了他度过的“流水账”式的几天。三是霍尔顿的奇葩,与现实人的格格不入,他粗俗的口语和愤青的言辞会让人接受不了。
沉下心继续读下去的时候,你会发现,你渐渐的理解了他的行为和明白了“长大是人必经的溃烂”这句话的意思。
1.为单纯抗争
他的直白和勇气会令无数的大人汗颜,与浮躁社会中形形色色只靠声色犬马打发时间的人们形成剧烈的反差。
他只是一个故作成熟,却又逃避长大的孩子。他会选择和卢梭一样在瓦尔登湖自然的活着,找寻一片属于自己的净土,那里没有喧嚣,不用承受生活的艰难和外部的压力;也不用强撑自己的自尊,虚荣的攀比自己的经济实力,只需隐世遁世,守护自己在社会上仅剩的单纯。
遇见看不服的人和事,他的内心的懦弱和恐惧会被正义感战胜,勇于指出别人的不妥之处。他不怕最后的结果是遍体鳞伤,而是觉得如果挨顿打能让别人思考自己的错误行为就是值得的。这举动很傻,被加上了“堂吉诃德”式悲剧的色彩,面临追求不被懂的落寞。但还好还好,他没有因为一点受挫就放弃为单纯抗争到底。
2.守望孩子
他不喜欢看电影,不喜欢一切假模假样的电影剧本和科技化的东西。人们太浮躁了,不会静下心来读一些经典的书,却喜欢浮夸的追逐随大流的新型事物,再想当然的指手画脚,全程渲染自己的理解力。应了这句,“一件事,如果你做得太好,然后一来二去不注意就无意的开始卖弄起来,这样一来就不好了”。
他只想好好说话,却无人倾听,并频频被看精神分析医生。唯一能懂他的只有孩子。他认为最有意义的时候就是孩子愿意花时间坐下来和他面对面交流,互相发表着自己的意见。
为了唯一理解他的孩子,他的回报是每天每天,乐此不疲的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看护好在麦田里嬉戏的孩子。如果孩子不小心在狂奔中到了悬崖边,他就把孩子一把抓住。
3.一杯敬自由
他不喜欢学校生活,却强制性的在一所又一所学校中颠沛。换了一个又一个学校,认识了一批又一批人,可悲的是并没有在这些人中找到真正的朋友。那种无奈在这句话里流淌开来,“我流连不去的真正目的,是想跟学校悄悄告别。我是说过去我也离开过一些学校,一些地方,可我在离开的时候自己竟不知道。我痛恨这类事情。我不在乎悲伤的离别还是不痛快的离别,只要是离开一个地方,我总希望离开的时候自己心中有数”。
他是慷慨的,他愿意借给别人东西,尽管别人借的时候流露出来的虚情假意也罢,走后的不屑一顾也罢,权当没来借过也好。他都不介意。他不想为了合群,盲目的加入学校中的暴力组织,因为亲眼所见,他们逼死了一个鲜活的生命,而肇事者却怕脏了衣衫迟迟不把他带走。
为了逃脱学校,他一杯接一杯的喝着敬自由的酒,“酒不醉人人自醉”,抽着一支支带去远方的烟,依然难解内心的困惑与挣扎。
如此种种,是霍尔顿对于长大却难保初心的哀痛。让我不觉得想起来《永远也讲不完的故事》中,奥林只有有梦的孩子能找到,因为他们相信梦。
霍尔顿的挣扎是很多人长大中必经历的缩影,也是摆脱不了的哀伤。我们最终会变成大人 ,变成所谓的“成熟之人”。逐渐体会到“一个不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地死去;一个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卑贱的活着”。
要想彻底的长大,心中不再悲伤,就要练就强大的心脏,抵御成长带来的一切风霜。正如文中所说,“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接受的”。
可我还是依然希望守护的不只是麦田,还有你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