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书籍《发展心理学》,读书感悟:第12章青少年期的心理社会发展。
三、与家人、同伴和成人社会的关系。
1.青春期叛逆普遍存在吗?
青春期叛逆主要特征是情绪焦躁不安、和家人的冲突、疏远成人社会、做出鲁莽行为和排斥成人价值观。
消极情绪和情绪波动在青春早期最为严重。
2.时间安排和人际关系的变化
在时间安排上的文化差异反映了不同文化的需要、价值观和习俗。
3.青少年与父母。
青少年既依赖自己的父,同时又有脱离父母的需求。他们的父母通常也很矛盾,他们希望孩子独立,却又很难彻底放手。
①家庭冲突。家庭不和谐的程度似乎主要受青少年的个性特点和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的影响。
②教养方式,随着认知的发展,父母的权威型教养似乎可以促进青少年个性发展。而过于严厉的专制型教养则可能使得青少年排斥父母,使一只不惜一切代价寻求同伴的支持和赞许。
权威型教养方式可以对青少年的自我意象起支持作用。
③家庭结构、母亲的职业和经济压力,母亲的受教育水平和能力、家庭收入和家庭环境质量对儿童的影响最大。
4.青少年与兄弟姐妹。兄弟姐妹中年幼者和年长者往往会对彼此关系的变化有不同的感受。
5.青少年与同伴。同伴是青少年获得情感、同理心、理解和道德指导的来源,是他们自由实践的场所,也是他们脱离父母实现独立自主的后盾。
①友谊,友谊的强度和重要性以及和朋友共度的时间在青少年期可能要超过一生中的其他任何阶段。
强调亲密、忠诚和风险标志着青少年的友谊开始向成人的友谊转变。
请少年日渐亲密的友谊,反映出他们认知和情感的发展。
发展亲密关系的能力与心理社会的适应能力和社交能力相关,良好的关系可以促进个体更好的适应,而适应良好又会反应过来促进朋友之间的友谊。
②小团体。联络者和孤立者的数量都会越来越多,从而形成一种更具流动性、更松散的联系结构。
小团体结构也会对那些无法成功与同伴社会系统进行协调的个体造成情绪困扰。
不同群体的青少年用来描绘自己社会背景的具体类型可能有所不同。
群体有利于实现一些目标。
③恋爱关系是大多数青少年社交领域的核心。恋爱关系有助于青少年亲密感和同一性的发展。多数恋爱青少年开始更多地关注并和异性交往。
随着青少年的发展,恋爱关系往往会越来越强烈,越来越亲密。
青少年考虑的首要问题是恋爱关系会对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产生咋样的影响。
到青少年中期多数青少年至少会有一个持续数月到一年左右的排他性的伴侣。此时选择伴侣对于他自己在同伴中地位的影响往往已经不太重要了。直到青少年晚期或成年早期恋爱关系才开始最大限度地满足各种情感需要,也只有相对长期的恋爱关系才可以满足这些情感需要。
青少年和父母、同伴的关系可能会影响他们的恋爱关系的质量。
6.少年问题:反社会行为和青少年犯罪。
①成为罪犯:父母、同伴和社区之间如何相互影响
反社会儿童的父母长通常在儿童早期末对孩子的良好行为进行强化,而且他们对孩子不当行为的惩罚往往非常严厉或不一致。而消极的同伴影响又会激发和强化反社会行为。
权威型教养方式有助于青少年对于一些标准进行内化,这些标准可以使他们免受消极同伴的影响,并接受积极的同伴影响。
家庭环境也会影响个体反社会行为的发展。
集体效能是指社区内的社会联系强度及居民间相互监督孩子的程度,他会对青少年的不良行为产生影响。
②长期展望。
随着多数青少年与其家人就其坚持独立的需要达成协议,他们的犯罪率会有所下降。
早期学习成绩良好的男孩和女孩以及早期表现出亲社会发展的女孩则更不可能持续表现出暴力行为。
③预防和反对犯罪
直接影响是通过高质量的日常照料和教育发挥作用,间接影响则是根据各个家庭的需要分别提供援助和支持。
“教会青少年互相帮助"是一项综合干预计划,是一种在成人指导下的日常同伴支持团体。
有他人的关爱,引导和支持青少年更能规避风险,依靠自己的力量去探索即将到来的成人生活中的各种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