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每个人的高中是不是都遇到过这种同学:大神一般的人物,科科逼近满分,但是偶尔考完试会见到他脸上愁云满布,一问,他会说:“这次真的考砸了,有个点没复习好,真的考砸了……”听到这样的话的同学总会心里暗喜:“你也有考砸的时候”,顿时感到满满的安慰。等到成绩出来,试卷下发,看着他145(满分150)的分数和几近崩溃的表情再看看自己没及格的分数,真的忍不住想爆粗口。不出所料,那个月的每个晚自修他都最后一个走,专攻这门课直到下一次考试重新拿到满分。
那个时候,我心里总有一个疑问:“你已经这么优秀了,为什么还要这么努力?”
贰
读研的时候有一位师弟,天天待在实验室,冷板凳,写论文。三年时间不知道发了多少论文,从最开始的普刊一直到SCI,连续两年都拿了国奖奖学金。而我对于写论文这件事一直是功利主义者,看中投资回报,只要论文数量和级别够拿国奖决不多写一篇。我总是“苦口婆心”地跟他说:“你的论文已经够好够多了,就算想走学术这条路也够了,是不是该出去跟企业接触一下,做些项目参与实践,也好留条后路”,他淡淡地说了一句:“我觉得我的学术成果还不够,还要继续学,继续写”。
叁
最近晚上的气温已经冷到拿着一个刚出炉的热腾腾的葱油饼在室外走一圈就好像在吃冷藏食品的程度,前些天加班很晚才回家,走在清冷的大街上,我得意洋洋地想:“天呐,还有比我更努力工作的人吗?”,路过阿里巴巴写字楼的时候,看到一片灯火通明,每一盏灯都把我的脸打得滚烫。回到家翻朋友圈看到了阿里大神“扫地僧”多隆的故事。多隆是一个不管白天还是黑夜,坐车还是开会,甚至团队outing路上都在写代码的几十年如一日的技术大牛,据说技术难题他能知乎秒回,一人能顶一个高效顶尖的团队,他绝对是一个“比你聪明比你牛,但比你要努力得多”的人。
我已经遇到过太多让人发出“你已经这么优秀了,为什么还要这么努力”的感慨的人。比如高中的时候那些拿奥林匹克竞赛冠军已经保送名校的篮球队主力兼某某社团社长在晚自习依然默默学习大学教材;比如大学的时候那些拿奖学金和名企offer拿到手软的靠当前实力可以吃好几年老本的同学依然每天按着自己的计划看课程视频、读书做笔记;比如工作的时候那些已经到了上班打卡、看报喝茶年龄的高薪高管们还是依然保持不断学习的习惯,每天研读行业前沿文献,一直能精准把握住行业发展趋势……
这样的人太多太多,每每遇到总是忍不住想问:为什么还要努力?
因为知道的太少,不知道的太多
一位大学老师说过这么一句玩笑话,但我一直都铭记在心:“不学习的时候觉得自己啥都懂,学得多了发现自己啥都不懂。”联想到《女王的教室》里面,冷酷的老师面对一个孩子提出的“我们为什么要读书”的问题时,回答的这么一段话:
读书不是非做不可的事情,而是想要去做的事。今后你们会碰到很多很多你们不知道的、不能理解的事情,也会碰到很多你们觉得美好的、开心的、不可思议的事物,这个时候,作为一个人自然的想了解更多,学习更多,失去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人不能称为人,连畜生都不如,连自己生存的这个世界都不想了解,还能做什么呢?不论如何学习,只要人活着,就有很多不懂的东西,这个世界有很多大人好像什么都懂的样子,那都是骗人的。进了好大学也好,进了好公司也好,如果有活到老学到老的想法,那就有无限的可能性,失去好奇心的那一瞬间,人就死了。读书,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成为出色的大人。
不努力的人生并没有什么“岁月静好”
我曾经想过,我的梦想是等年纪大了,去温暖的广东农村,找块地,种菜卖菜。后来发现不止我一个人有过这种田园梦想,几乎80%的人都有过这种岁月静好、浅笑安然的生活梦想。
工作不顺心的时候想:“我要辞职去过岁月静好的生活”;
遇上难题想偷懒的时候想:“那么拼干嘛,身体好就好”;
看到别人升职加薪走上人生巅峰的时候想:“那么努力干嘛,我顾好家里就好”;
……
我们总是能够为不努力找一大堆借口,认为努力必有失,不努力必有得,但是很不幸,我看到的故事完全不是这样的:
那些一手抱娃一手做菜把家整得井井有条的好女人都是一穿上10厘米高跟鞋就能不卑不亢跟人商务谈判或者写得一手好代码的职场女强人;
那些不愿付出任何努力工作不上心整天幻想在家修花养草的人真的辞职待在家反而成了怨妇,除了抱怨自己的体重一天天增长外什么也做不好。
李月亮写过一篇文章叫《一事无成的人,哪有什么真正的岁月静好》,即便你真的真的甘于平凡,也必须非常努力,才有能力保护好这份可贵的平凡。
所有借口“平凡可贵”的懈怠,都是对自己的人生不负责任。
兴趣是可持续努力的最好动力
努力并且坚持努力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可是这世上还有一样东西叫兴趣。曾看过一个心理学观点:任何只靠毅力来支撑的努力都是不可持续的。不管是学校里的学霸还是像多隆一样的专业大牛,他们的那份坚持都是来源于对“知”的兴趣和渴望,爱这件事才会心甘情愿地想做好这件事。
这个观点对我的影响很大,渐渐发现,坚持努力本身是一件不需要太大努力的事,只要把兴趣点加入到一件事中,一切都变得毫不费力。
刚接触机器学习的时候我对编程和数学公式推导很抗拒,一度觉得学不下去了。可是我喜欢写SQL、画流程图和做可视化的东西,每次导入画图包的时候都异常兴奋。后来我就采用看懂一个算法就画一个流程图的方式来学习,把自己的兴趣点当作一种犒赏。
每次吃完晚饭后都不爱运动,只想陷在沙发和手机的世界里,偶然发现,3公里外的一家便利店有很好吃的三明治,每次一想到第二天有三明治当早餐,我就愿意顶着寒风步行去买,一个来回,成功刷满了一万步。
家里有很多书只翻了一两页就堆在书架上,我也分析了原因,当初买这些书确实是有吸引自己的地方,但是决心下得太大,想一字一句认真读完,没翻两页就被开头几章晦涩难懂的语言吓到了,于是再也没有读的兴趣,每次一看到这个书名心里就回想起那份艰难痛苦的感觉,再也不敢去触碰。后来我每次看书都从自己最喜欢的章节看起,百看不厌直到领悟到精髓再去翻看其他章节,当初难理解的地方也一下子变得简单易懂了。
毕竟伟大的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