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培训,见识了多个专家,这两天的返校学习,见识了校内专家,我参与的,没参与从大家的简书中看到的,所有的专家都有一个共同特点——用心。这让我想起老家高中门口的一条标语“用心做教育”。
是啊,用心做事,没有做不成的事,因为你用心了,你会想出很多办法,你会想方设法的要把事情做好,不一定是想要得到什么奖励,但一定是想要对得起自己的内心,对得起自己所做的事,对得起自己所面对的人,对得起对自己充满期待的长辈,对得起看好自己的领导、家人,不给他们丢脸,对得起自己所处的团队,不给别人找麻烦。我们当老师的更是如此,面对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面对一个个充满期待的家长,能不用心教育好他们的孩子吗?
那么,作为老师,用心做教育体现在哪里呢?个人认为,用心做教育应该是表现在对待每个孩子的公平公正,对待作业的一丝不苟,对待教学工作的兢兢业业,对待问题孩子的耐心说服,对待学困生的不离不弃。由此,我想到了刚刚送毕业的学生A和B,学生A父母因为观点不合、世界观价值观差异过大离异,母亲对待孩子的态度明显是溺爱,所有的事情,他儿子做的都是对的,孩子父亲的方法都是错的;孩子父亲则是对就对,错就错,教育孩子宽容大度。因为孩子从两个家长那里得到的信息差异太大,所以有些时候面对一个问题就不知道怎么解决,满脸的茫然。与同学相处也发生了许多不愉快。我通过了解得知这些后,就跟孩子聊天,开始孩子是满嘴谎话,全都是有利于他自己的说词,我看出A内心的抵触,经过一系列的了解,才知道这孩子小学时因为跟同学的矛盾,班主任老师没有处理恰当,妈妈到学校大吵大闹,以至于后来老师放弃了对他的教育。因为受小学老师的影响,A对我不信任,不相信我会公正的对待他,主观臆断的认为我也会像小学老师那样批评他,所以就先给自己找些理由,把错误责任都推给了别人,经过一次次的沟通交流,终于打开了A的心门,从那以后的学习生活中,遇到不知道怎么解决的问题就会来找我,在他心中,我会公平公正的帮他解决问题,告诉他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B父母做生意,从小缺乏对他的陪伴,习惯非常不好,属于典型的多动症。军训开始,这孩子就表现出了自由随意,因为爱动,听不明白教练说的内容,因为爱动,别人都可以做好的动作,他会因为不知道怎么回事做不好。看到这些,我知道,对他来说,批评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必须耐心的告诉他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一次,两次,慢慢的,孩子行为习惯发生了改变。慢慢的,这孩子可以专注的做好一些事情了。离校的时候,这孩子哭的很厉害。用心做教育,要善于留意生活。教育寓于生活,只要善于留意生活,我们就会发现生活的一切都是教育资源,都是教育的源泉。学生的生活状态反映了他的心里状态,只要你留心观察,便可以看出问题孩子的原因,便可以想出解决问题孩子的问题的办法。
用心做教育,需要持久的付出。教育是一种良心工程,需要的是奉献,并且持之以恒。老师,要想得到学生的尊重和敬仰,必须辛勤的付出并且长期的坚持。坚持空闲时间与学生谈心,坚持对学生进行作业指导,坚持兑现给学生的承诺……只要你坚持做好了某一项,一定会得到学生的认可,必然会得到他们的尊重。
学生是祖国的花朵,世界的未来,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初中阶段是他们人生的最重要的时期,需要的是我们用心去帮助他们指导他们走好这关键的每一步,为他们能够健康成长,能够拥用一个美好灿烂的明天,做我们应该做到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