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分为四大学派,分别是经典精神分析学派,客体关系学派,自体心理学、关系学派(主体间学派)。自体心理学被认为是精神分析四大理论基石之一。自体心理学作为当代精神分析四大主流学派之一,基于古典精神分析,整合精神分析、发展心理学、人文主义,关注人类关系性过程与人类主体体验之间的关系,从现象学的视角关注来访者的主体经验,整合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治疗及科学实证研究的力量,是当代临床心理治疗的重要成就之一。
弗洛伊德领导的精神分析学派是维也纳学派,两个很重要的理论基础是潜意识,因果原则,另一个重要的理论是俄狄浦斯情结(三元关系:主体,TA所爱的对象,在自己的主体和爱之间存在的禁止者)。克莱因是弗洛伊德学生的学生,在她的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偏离了经典精神分析的兴趣点,她发展了自己的母婴关系,即好客体坏客体理论(克莱因属于广义的客体关系学派),是精神分析发展的第二波,在英国的发展过程中与弗洛伊德的维也纳学派(安娜、哈特曼、雅各布森自我心理学)发生辩论,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一个独立学派,其中重要理论是把克莱因的客体关系理论和维也纳的一些理论继续发展,叫狭义的客体关系理论,更多的属于中间学派,代表人物费尔贝恩、温尼科特、约翰鲍尔比。在精神分析发展的这一波里,在维也纳的精神分析训练者科胡特创立了自体心理学,这是精神分析发展的第三波,自体心理学既不是客体关系理论的发展,也是不客体关系的分支,它更倾向于维也纳学派经典精神分析的发展,或者说是自我心理学的发展,它和客体关系是两个不同的路径。科胡特晚年,动机系统理论的发展者利希滕贝格加入了自体心理学派,而另一位重要的人物是史托罗楼,自体心理学派后来发展的主体间学派的创始人。主体间学派和自体心理学是比较特殊的关系,主体间大部分的发展都是在自体心理学内部进行发展的,所以主体间学派也被看成是广义自体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或者说是很重要的发展,虽然相对于自体心理学不太相同,但相对于广义的自体心理学,他们的相似性很高。在丹尼尔斯腾,波士顿小组等加入自体心理学和主体间的临床发展,把婴儿研究和依恋理论研究都加入到主体间的发展中,史托罗楼反思主体间理论的时候,自体心理学形成了第三波发展,叫关系性精神分析,整合了关于自体心理学发展的一个最现代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