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国时期
公元231年,五丈原中军大帐内。诸葛孔明面对西川地形图,正陷入沉思。身后,军需官正在奏报。
“启禀丞相,军中粮草供给不足,仅够一个月的用度了。”
蜀军已经四次出祁山北伐了,魏军坚守不出,蜀道崎岖难行,粮草难以为继,难道又要无功而返吗?
“传令!全军徐徐撤退,廖化断后,伺机伏击追兵。另外,传长史杨仪前来见我。”
杨仪见到诸葛亮时,看到墙上挂着一幅很特别的图,很明显,那是一个复杂的木质机械设计图。
“丞相,这是何物?”杨仪连忙问。
“哦,这是我根据战国时的墨家机关术设计,名为’木牛流马’,用于运送粮草,每匹可装载一岁的数量。木牛流马,不需喂食,木牛由两名士卒拖行,流马由一人推行,行走山间小路,如履平川。”
“世间真有这样的神物!可解决粮草运送之困局?”
“你携带此图本先行返回成都,征集蜀地能工巧匠,照此图先造出1000匹,下次北伐就用它们来运送粮草。”
“遵命!”
两年后,魏国大都督司马懿军帐外。
“启禀大都督,诸葛亮此次率20万大军来犯,我军截获他们运送的粮草一批,运送车辆十分奇怪,您看看吧!”
“这是何物?”司马懿指着这些设计有牛头马首的大车。
“俘虏过来的蜀军士兵说这叫’木牛流马’,由诸葛亮亲自设计,可以在崎岖的山地大量押运粮草,补给蜀军。”
司马懿让人试着操作了一下,赞不绝口。
“诸葛亮真神人也!这样蜀军岂不是也可以跟我们做长期对峙了吗?”司马懿心中生出一丝忧虑。
“父亲莫慌,儿却以为蜀军最终必败无疑了!”司马昭信心满满的说。
“吾儿不可胡言!敌军现在有此物相助,气势大增啊!”
“诸葛亮虽然神机妙算,又设计了那些兵器工具,但这又恰恰说明了他们军中已无良将可用,不得已而为之。西蜀男丁不足,后勤补给已难以为继,只能依赖这些工具来苦苦支撑,岂能长久?反观我大魏,土地辽阔人丁兴旺,只要假以时日,只等诸葛孔明一死,蜀地唾手可得!”
司马懿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传令,不管耗多久,我军只是坚守不出!”
与此同时,五丈原蜀军诸葛亮的中军帐内,诸葛亮时不时咳嗽,但还在带病阅读卷宗,考察将士们的赏罚得失。长史杨仪在一旁站立,似乎有话要说,又有点犹豫不决。
“杨长史,你我如同兄弟,有话请当面讲吧。”
诸葛亮放下卷宗。
“丞相!”杨仪眼含热泪跪于地下。
“有句话在我心里我憋了很久,今天不得不说了。”
“近日来,我们用木牛流马押送粮草,的确缓解了军中粮草之困。但是,在朝廷的群臣中,有不少人对丞相您多次北伐,颇有微词啊!”
“他们说什么?”
“说什么的都有,不惜消耗蜀国民力,只为报先帝知遇之恩,图一时之功而已。”
“唉!成都有些人不明白,那些先帝的托孤重臣们也不明白吗?”诸葛亮加重了语气。
“三国鼎立,我蜀汉最弱。自关羽失了荆州之后,蜀国已失去了一个重要的战略屏障和伐魏的基地,如果我们现在要停止伐魏,同吴国的联盟就会瓦解,最终蜀国就要面临两面受敌的局面。所以,如偏安一隅,则蜀国必亡啊!”
“是我愚钝,可是……军务繁忙,丞相您可要多保重身体啊!”杨仪几度哽咽。
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
公元263年,司马昭派遣魏国大将邓艾伐蜀,攻占成都,后主刘禅归降,蜀国灭亡。
2.人工智能时代
时间在改朝换代中匆匆流过,历史的演进中,人类20世纪后100多年的科技发展,如同地球生物史上最闪亮的火光。
公元2035年,温州市民营企业-智能机器公司
(缩写为AIM)。
公司总裁诸葛奋强正观摩会议室召集公司的科技研发团队,紧急磋商新产品研发事宜。
“我们新开发的这个项目要从一千多年以前,嗯,我遥远的先祖诸葛孔明的时代说起。”
诸葛总经理的语气中充满了自豪,随即,他按了一下遥控器,三维投影机立即把一幅木制机械的全息影像展示了出来,最新的光学显像方式让每一个细节都十分的逼真。
“这是2013年从四川定均山附近蜀汉丞相疑冢中,发掘出的木牛流马残骸和图谱。我们据此还原出了全息图。出土时曾有能工巧匠根据图谱还原实物,还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这个3d模型我们用虚拟风洞测试过,依靠人力,它可以行动自如。”
“1000多年前的人类,能造出这样的机器?真是不可思议!”
“原来我以为它们只是一种独轮车,居然还能切换为步行和轮行两种模式,里面还有这么多机关!”
年轻的技术人员们议论纷纷。
“你们听我说,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它造出来!当然,它不是靠人力来驱动的这种,而是以生物蓄电池为动力,可以适应各种复杂地形条件的智能载具。”诸葛解释道。
“企业要生存,要赚钱,就必须积极的开拓新的市场。销售部门传来消息,对于军用的步行载具,军方已经开始公开招标了,这个商机我们必须抓住,加上警方的和商务的市场,市场潜力非常巨大呀!”
研发部总监面露难色。
“总裁,我理解您对先祖的崇敬之情和对市场需求的兴趣,可是现在市场上确实有同类的产品。美国的’大狗’系列,俄罗斯的’丛林蜘蛛’系列,它们可都是很成熟的成系列产品。机械制造部分不是大问题,我们的问题在于软件研发,军方对功能性的要求很高。”
“我知道,但军方认为那些外国货价位都太高,而且军方的单子是绝不会随便交给国外企业的,特别涉及人工智能领域。而这就是我们的优势啊!”
“所以,同志们,要排除万难啊!靠我们的技术和实力,先做出验证机型,相信今年之内我们能造出第一代木流牛马!”
凭借温州人那种敢于拼搏、踏实做事的风格,不久之后,“木牛”和“流马”两种四足智能步行机器成功实现了量产。体型较大的“木牛”是重型载具,而“流马“适合于单兵丛林作战。
毕竟是第一代,他并不期望情况特别好,而实际情况比他预计的还要糟糕。以下是士兵们使用后的抱怨。
“这东西在山地丛林活动还不是很灵活,经常跟不上趟,真的要上了战场可不行。”
“还要经常维护,挺麻烦的!上了战场,我还得照顾它?这还不如我自己开着摩托车肩扛手提。”
“不够智能化啊!连主人是谁都认不出来,还不如普通的军犬好用。”
AIM公司上下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望着墙上挂的那张还原的木牛流马图,诸葛总裁陷入了沉思。
之后,他用公司内部通讯网向全体员工传达了自己的方案。
“改进机械控制系统,利用四足动物仿生学原理,增强系统的自我平衡能力;改变原有的材料,用钛合金材质增强韧性和耐磨性;开发脸部识别系统,温度感应系统,敌我识别系统,增加它同人类的互动并积极搜集相关数据,利用大数据云计算,让它变得更智能化。”
“我们已经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决不能让这个项目停摆!固步自封是危险的,企业要生存下去,如果按照原有的方式做产品,躺在原来的成就上睡大觉,最终必然被市场淘汰!我们必须走出去,把我们的产品推向国际市场,最终形成更多的系列和型号。”
失败跌倒了,站起来!再跌倒,再站起来!
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
在不断迭代升级与磨合后,军方的抱怨再也没有了,而是好评如潮。
“太棒了!简直是变形金刚一样的存在啊,平常道路上,我把它当摩托车用。到了丛林,它立马变成军犬,还能提供各种高科技武器的支持,就像多了一个伙伴一样。”
“自从用上木牛系列之后,我感觉装甲车这些都没有存在的价值了!居然还能够自动部署重武器,省时省力!”
“我感觉这东西像活的一样,它能识别我们班每一个人,战士们都管这叫铁骡子,除了不用吃草还特别能干以外,几乎一模一样。如果民用市场上有卖,我真想给自己在农村的家人也来上一匹!”
同时,木牛流马系列的商务版也开始服务于邮政速递行业,同样受到市场青睐。
产品成功了!但木牛流马的传奇故事才刚刚开始……
3.火星时代
21世纪到23世纪之间的这段时间,人类世界科技发展似乎没有大家预期的那么迅速,而是缓慢的根据经济上需求不断的推进着。
“人类探索和殖民外太空的愿景虽然美好,但一切对外太空的探索,都需要投入巨额的经费,如果没有预期的回报,相信没有任何政府或者组织会支持的。”21世纪初中国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先生这句话是客观而冷静的。
在人工智能技术和机器人的帮助下,人类把地球当成了一个舒适的摇篮,一切看来都很美好。全面殖民火星的计划一拖再拖,尽管技术条件已经具备,但没有充分的理由,谁愿意到那个荒凉的星球上去做第一批垦荒者并且投入巨额资金打造行星间的运输飞船。
但,这个理由很快就出现了。
根据火星上的机器人采集到的矿石样品分析后,人类发现了一种极其稀有的矿物,那是一种自然形成的共晶体。奇妙的是,受到光波辐射和宇宙射线照射后,它们似乎获取了一些能量,然后可以脱离重力场,而悬浮起来。
这是一种反重力物质,原来科学家们苦心想找到的物质,居然遍布整个火星!
这一科学发现的公布是爆炸性的,这种物质可以用运用于各个领域,生产出的革命性材料将深刻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依照人类到23世纪的技术水准,不依赖于核动力和其它媒质驱动的长航时大运载量宇宙航行很快就会变成现实。而且这种能源将是经济的、清洁的。
人类贪婪的一面显露无疑,大家的胃口都被吊起来了,很多火星概念的企业股票多日大涨。多国政府要员齐聚上海联合国总部,共同协商火星殖民计划和对火星的资源立法分配,最终大家还是得出了一致意见,火星改造费用将由各国殖民人数按比例分担。也就是说,谁运上火星的人数最多,就控制占有最多的火星土地。
以上内容节选自《极简火星史》
(三年制火星小学三年级教材
火星人民出版社2350年第二版)
诸葛致远生活的时代是地球纪年24世纪中叶,他此时在位于火星地表中国城邦内的孔子实验小学做义务历史教员,给孩子们讲述着火星上的历史事件。
火星纪年一世纪初,经过近一个半世纪的开发,火星的表面由红色变为绿色,大片的阔叶森林使它显得生机盎然。
23世纪初的淘金热催生了火星的第一批殖民者,由于那种稀有的晶体矿藏,使得地球上不断出现创富神话。
“火星一趟,黄金万两!”这是地球上人类形成的共识。
然后是第二批,第三批。
后来,由于反重力太空缆车的开发,使得宇宙飞船的运载量不断扩大,上万吨的物资可以在一个月内很轻松的在火星和地球间往返运输。在空气得到改善后,火星上的各大城市就这样被建立起来了。
“孩子们,我问你们一个问题,当初开发火星时工人们使用最为广泛的交通工具是什么?”
“木-牛-牛-马。”孩子们异口同声的回答。
“不对,改正你们的火星口音,注意后面那一个’流’的发音,跟着我念,木-牛-流-马”
孩子们又照着念了一遍。
“嗯,这可是我的曾曾曾祖辈创造的运输机器人!”
话音刚落,他身上的军用自动应答器响了。
“诸葛上校,请你马上到火星军事指挥部来,有紧急情况!”联络官说完,三维影像就消失了。
安顿好孩子们,他马上离开教室,径直前往指挥部。
“发现更多虫子了对吗?”诸葛致远进门就问。
“是的,你快进去吧,将军们已经到了!”女联络官的眼神中透出了一种不安,同时对这位喜欢做义工当孩子王的上校还有一丝不满。
指挥部会议室里弥漫着一种紧张的气氛,火星发展委员会首席科学官先发言了。会议桌上的三维沙盘同步显示着刚刚拍摄到的火星表面的情况。
“虫族的扩张是疯狂的,原来只是在无人的蛮荒地区,现在已经进入到了人类聚居区。这次,带电的铁丝网也没起任何作用,看来他们已经进化了,而且速度惊人!”
“真不敢相信!就这一年多前,他们还只是一批从天而降的虫卵,我们当时取样以后就没有太在意,原来它们钻入了地下,已经进化出这么多品种,成了我们人类的大敌!”火星军事委员会主席常山龙有些懊恼。
“看看现在吧,这一次的攻击是致命的,我们美国城邦已经被他们包围了!”美国城邦宪兵司令马歇尔将军说。
“诸葛,你是战地指挥官和武器专家,说说你的看法!”常将军问道。
“各位首长,根据我这两个月对虫子们的几次突击和侦查情况来看,他们也有自己的弱点。这些生物身形巨大力大无穷,外骨骼坚固,且生命力顽强。正面交锋,人类处于绝对劣势。”
“但是有一件武器倒可以克制它们,并且不用担心它们尾部喷出的强酸液。那就是那些已经被封存的武装型木流牛马9.0版,它们可用于运输,也可用于战斗;可以用于重火力突击,也可以用作掩护人类部队的屏障。”
“当时封存这批木牛流马是有原因的,由于出现了新的载具-那种反重力悬浮车,就把它们给淘汰了。可是,悬浮车不是机器人,又不能去打仗。由于悬浮车运输要走固定的反重力轨道线路,而虫子们似乎摸透了我们的交通线路,就把它们给切断了。”科技官进一步解释道。
“只要有利于战局,我们同意重新启用木牛流马。”常将军说。
“太好了!那么下面,就看我们的了!”诸葛攥紧了拳头。
正如诸葛上校预期的那样,之后战局的进展十分顺利,虫族开始节节败退。对虫族的最后一战在火星大峡谷附近展开了。从空中直升机的角度俯瞰火星上的大地,庞大的木牛流马战队排成一个巨大的人字,以三角形队列向虫族怪物们发起了冲锋,锁定目标后,车载的导弹和粒子束武器不断发射,大量的杀伤虫族怪物。人类士兵们身穿战斗护甲,在喷气式跳跃器的辅助下,以那些战斗机器为掩护不断前进,在进入阵地后,他们只是对剩余的还没完全死透的虫族怪物们,时不时地补上几枪。
困扰人类的火星异虫危机就这样被解决了,也许这次对人类的考验也只是暂时的,似乎宇宙之神并不希望人类很轻易地向外太空移民,而这些外来的异虫只是摆在人类面前的第一波拦路虎。
诸葛致远成了火星人类的英雄,并晋升为少将,但他对各种各样的荣誉并不是很在意。他还是很享受给孩子们讲课时的那种感觉。
“这次火星保卫战的最大功臣是谁啊?”诸葛老师问大家。
“木-牛-流-马!”孩子们异口同声,脸上满是稚气。望着下一代火星人,诸葛的心中涌起一种使命感。
“孩子们,你们一定要记住,人类在探索外太空的旅程中,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艰险,但一定要飞出去。如果我们像地球族那样安逸享乐,赖在地球不动,最终必然自取灭亡!宇宙很广大,但生存的意志更加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