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想法,培养一个习惯无非有两个方向: 一个是给自己打鸡血,动力策略;以美好愿景做诱饵,激励自己不断去完成。 一个是咬牙坚持,意志力策略;以意志力来强迫自己,苦行僧般可敬可敬。 以上两个方向都有成功的例子,但并非普罗大众可落地可达成可复制的习惯养成经验。 分析如下:
动力策略:1.动力是一种人的感受,而以人的感受为基础的行动,很容易受到人感受的变化而变得无法预测。2. 边际效应递减,这个行为每重复发生一次,给我们带来的愉悦感就会降低一些,而我们做这件事的热情和动力也会降低一点。
意志力策略:意志力也是有限的,有时候意志力消耗没了,也没办法坚持一个习惯和行为。
培养习惯新方法-----微习惯
养成习惯阻力全解析: 第一个阻力,无法开始行动,因为这个行动本身就会让我们觉得有难度,感到恐惧和害怕,所以习惯养成的第一步就很难跨越出来,更不要说坚持一个习惯了。 第二个阻力,终于鼓足勇气开始行动了,却不能把这件事坚持下去。
如果想解决一个问题,你可以从它的对立面思考,看看有什么样的创意。
从最小的,最简单的,不可再被分解的动作开始,这种轻松成功并且能够保持成功的感觉实在是太美妙了。如果每天做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积极行为,累积下来就会产生惊人的威力,而前面提到的阻碍习惯的两大阻力,也在这个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被克服。
和你的能力上限相比,你要养成的这个习惯实在是简单到匪夷所思。你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做到,而你一旦开始了第一步实现了小目标,就很想把这个战果扩大,多完成一些,毕竟你的能力是绰绰有余。所以,哪怕你开始跑得并不快,但也是在正确的方向上前进,那么你就突破了第一个阻碍行动的阻力。
第二个阻力就是无法坚持下去。在微习惯中,这个也不存在,因为你本来的目标定得并非很多很高,稍微一做就超出了预期的目标,根本没有坚持不下去的压力。反而,只要你多做一点,你就会觉得很开心,最后往往超越了自己的预期目标。
我们会因为微习惯自带的螺旋状激励机制不断地坚持下去,最终能把微小的习惯养成心目中的那个大目标,大习惯。
微习惯八个步骤:
第一步,选择一个微习惯,制定每天的计划。KEY1:要把微习惯设计到小得不可思议,让大脑丝毫感觉不到威胁
第二步,挖掘每个微习惯的内在价值。即动因
第三步,把微习惯纳入到日程当中。(有一个明确的习惯开始的起点,会让你更容易坚持下去)
第四步,建立回报机制。KEY2:在微习惯的坚持过程中,可以设置替代性回报来激励自己
第五步,是记录和追踪完成的情况。(没有记录就没有发生)
第六步,微量开始,超额完成。
第七步,服从计划安排,摆脱高期待值。
第八步,就是留意习惯养成的标志。KEY3:要确定是否养成了一个习惯,就看自己是不是认同自己的身份,是不是觉得习以为常要做这件事情。
终极利器:养成习惯的过程中,避免大脑进入理智分析状态,让大脑沉浸于内啡肽的悠然中,忽视微习惯渐渐养成并长大的过程,顺利进入心流状态
个人感受:习惯的养成从最微小的动作开始,而非常态中自己能达到的水平为基准,因为人的状态会受到自己感受的影响,感受又是不可量化和界定,且是喜欢舒服的,轻松的,甚至懒惰的,如同人不要和趋势作对,同理也不要和天性作对。但是我们可以掌握天性的自然规律,让内啡肽和多巴胺多多制造快乐轻松舒服的感受,哄着大脑不要进入理智状态,辅以小伙伴的围观和团队的监督,轻松地养成好习惯。这就是使用微习惯,参加企鹅战队阅读圈的初衷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