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为何跟佛山结了缘,工作5年去了无数次。
佛山是最具代表的岭南文化了,粤语和本土程度远高于深圳和广州;绿色红色的琉璃瓦顶,工整小巧,区别于北京的大气,苏州的小家碧玉,有种南方特别的秀气在里面,一亭一桥一水,都做的比较袖珍。
佛山著名的西樵山。没来时,问别人为什么这里叫佛山,朋友随意就回答说这里有个山叫西樵山,山上有尊大佛所以叫佛山。虽然佛山名称并不是这个由来,但是西樵山上真有尊大佛,南海观音-据说是世界上最大的南海观音坐像。
在一个刚下过雨的秋天时分,来到爬山道上,旁边郁郁葱葱的树木,空气变得尤为新鲜,这时候哪怕是一点难闻的气味,鼻子都会变得特别灵敏。以前很瞧不起从山脚下爬上去的人,觉得做个小车到达半山腰,然后开始欣赏风景,再象征性的爬个山,才是舒适的旅行,如今人到中年,慢慢发现了爬山的意境。虽然一路沿着车道行走,却别有一番风味,锻炼了身体,呼吸了新鲜空气,正逢高中同学搞聚会,手机里看到很多以前同学的体型已经发福。这个年纪除了运动,实在找不到延缓变胖更好的方式。而南方的山也并不高,差不多一个小时的光景,就来到了主景区,南海观音下的寺庙这里,一路沿着阶梯向上,便能看到这座号称世界上最大的坐佛了,此时天空下起了细雨,佛祖在眼前也变得朦胧起来,真有些“登仙”的感觉。
佛山的地标应该是“祖庙”,这里以前是当地人祭祀的地方,慢慢改为博物馆的形式,是广佛文化的集大成者,叶问,黄飞鸿,都在里面有纪念馆。在黄飞鸿馆门口,一天四场,有广东最受欢迎的舞狮表演,锣鼓,武术,狮子,绣球,电影中的广东映像跃然眼前。祖庙后门是岭南天地,以前是这里的富人区,留下了很多漂亮的建筑。后经商业改造,变成了如上海“新天地”一般的购物景点,小巷穿行在岭南风格的建筑中,颇有意思,创意小店夹杂着一些著名品牌,酒吧,餐厅……
佛山留下了我人生很重要的五年,摸索,适应,熟悉,也逐渐开始式微,疏离,陌生。见证着这里一批批员工的来来往往,见证着“楼起楼塌”,直到自己也最后一次的离开。陶瓷总部基地,绿岛湖,紫南村,小饭店,篮球场,都留下了自己的身影,很难想着这么一个陌生的地方会留下自己人生的足迹,每次兴师动众来一次,2个小时飞机,1个小时车程,抑或凌晨坐车离开,都建立起复杂的情感,最终,也是再没有踏足。
我在佛山所住酒店周边主要是工厂和仓库,宽敞的马路,扬起尘灰的大卡车,辛苦奔波的人们……这里是珠三角民营经济的代表,依靠着世代在这里耕耘的人们逐渐发展和富裕,却依然保留着广粤的民风,五年来佛山行,周边游,未来依然有机会再来这里,看看新的一轮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