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业以来,我上课就乐于制作精美、内容充实的PPT,希望能在课堂上向孩子们展示更多的内容,而不仅仅限于课本的内容。长期如此,我渐渐地疏于深刻挖掘教材,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资源。
为了提前了解我不曾接触过的PEP三年级下册,利用假期时间深入钻研教材。寒假期间,我向师傅借了一本三年级下册的英语课本,并在网上购买了一本《教师教学用书》和《金牌顶尖教案》。在撰写教案的过程中,我以两本书为主要指导参考并适时通过网络搜寻更多有用的资源。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教材编者的用心,以及对自己以前对教材所提供的图片的忽视感到懊恼。
以第一单元Welcome back to school为例,单元Part B Let's learn中的主要句式是This is ...He/She is a...根据单元整体设计的理念,我们要整合整个单元。我们已经在Part A 部分学习了I'm from...因此,在Part B Let's learn部分我们要结合这个句型。本课的输出句式应该是This is ...He/She is a...He/She is from...英语课程标准倡导我们在英语课上使用真实的情景交际,但是学生们又哪里有外国朋友去介绍呢?
往年的经验,我都会在网上搜索学生们可能认识的外国人图片,再通过P图等方式捆绑人物与国家。但是这次通过两本教参的点播,我发现Part A Let's chant部分出现的课本人物举着国旗。在训练Part B let's learn的主要句式时,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来自Part A的图片资源。一方面教师节省搜图P图的时间,另一方面还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本的朋友们的认识。
因我所发现的宝藏图片是在我不甚在意的Let's chant部分,让我不禁想深挖起Let's chant的内容。第一单元Part A&B的Let's chant都是一首歌谣,以往我只当它是活跃课堂氛围,用于机械操练的无关紧要内容。这次我就发现不一样的地方(不排除以前是很普通的๑°3°๑),A部分的这首歌谣的韵尾是ei。在上A部分的时候我跟孩子们初步普及了一下英语诗歌,令人惊喜的是在Part B时孩子们已经可以跟我分享他们已经自主发现的韵尾i。希望以后有机会可以带着孩子们一起续写课本的歌谣,接触更多的英语文体。
(本来为第一周写了一篇絮絮叨叨的教学记录,不过写到最后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重新细细回忆起这过去的一周,令我最为兴奋的就是假期的深入备课——深挖教材,在课堂上有效的实践。功夫不负有心人,感觉自己在寒假的努力没白费!另~希望自己坚持每周记录,早日写出一篇优质论文。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