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成〈大学〉学习笔记72》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今天是戊戌年壬戌月丙申日,九月廿三,2018年10月31日星期三。
上一节,船山指出五种偏情的关系是联系的、动态的、变化的。五种偏情是亲爱、贱恶、畏敬、哀矜、敖惰。彼此之间是对立转化关系:敖惰是畏敬的对立面,贱恶是亲爱和哀矜的对立面等等。
这五种偏情,实为十种,以敖惰为例,实为敖和惰两种独立内涵组成的复合词。
亲是相互融洽彼此亲近的意思,爱则有护惜而愿得的意思,如果是已经得到就是护惜,如果是未得则是愿得。《孟子》里有一句话:"彼以爱兄之道来",这里的"爱兄"就不能说成"亲兄",因为这是一种"郁陶思君"的护念而愿见之情。
畏是畏惧其威严,敬是敬其威仪。畏惧的本源在于他人,恭敬的本源在于自身。
哀是因为他丧失了亲人等原因而致悼,矜则是因为他未足以成而怜悯。都是不圆满,但是,丧是失去,矜是不足且不成。
贱是对庸陋者的态度,恶是对顽劣凶恶者的态度。
这十种情感,有的因为对方而有所区别,有的因为事情而有所区别。
认识这五类偏情,十种情感,只是前奏,并不就是修身,更不是管理家族的路线图!不懂原理固然容易犯混,只懂了原理照样干不成什么事,更不要说成为君子圣人了,甚至就连行动的能力都不足以形容。
是的,知之明是关键性的,但行动路线才对实现目标具有现实的决定性的意义。
所以,做学问千万不能止步于高明,一定指向完整。理论常常高明,但只有行动路线才能到达完整。
明天继续。
【学习参考书目】
《四书章句集注》朱熹著
《张居正讲解<大学>》张居正著
《资治通鉴直解》张居正著
《读四书大全说》王夫之著
《张汝伦老师诸书》张汝伦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