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澳首先要表扬一下Robin童鞋。去产地之前我们叮嘱他要记得给大家分享此行的见闻和感受。他真的就老老实实地乖乖写了日记,还不忘拍了照片和视频,并第一时间发到了澳帝焙粉丝群里。
现将Robin在巴西的日记整理如下:
写于9月24号
中秋节前一天,即9月23号的下午5点从上海出发,历经25个小时的辗转飞行,终于到达巴西圣保罗,当地时间是24号早上7点半。遥想中国那边,约摸已是19点的中秋夜,于是在机场门口吃了块月饼。
来不及休息,便迫不及待乘车前往100公里以外的桑托斯(Santos)港。
作为全南美最大的港口,桑托斯承载着太多太多的咖啡印记。旁边的街道,有座矗立了一百多年的咖啡贸易中心,桑托斯早期的咖啡交易都在这座建筑里进行,现已变成咖啡博物馆,见证着此处历经的辉煌。
全球前10大的Trading House也聚集于此。整条街大概80%的建筑都是国际咖啡贸易商的办事处,漫步街道,随处可见各大国际咖啡公司的logo,活跃在街头闲聊的退休咖啡交易员更为此增添了历史的真实感(很多老人在街上闲聊,原来他们从很久以前便是在这里上班的咖啡交易员,退休后还是习惯性每天来这里溜达溜达、见见朋友),可谓名副其实的“咖啡金融街”。
而中粮国际设立在巴西总部的办公室,正好位于这条名街的街头,就在那座最古老的咖啡博物馆对面,心中莫名的有种自豪感。
中粮的这个办公室,每年的咖啡吞吐量约20万袋,销往全世界。他们每天在这里收寄样品,分级、烘焙、杯测……整个技术团队都非常的专业。
据介绍,巴西是世界上咖啡销量最大的国家,美国是巴西咖啡最大消耗国。而且基本上较好都出口国外,一般的则自销巴西国内。
到了午饭时间,前往中粮办公室隔壁大楼的10楼就餐。这个餐厅只接待这条街上的咖啡人,透过餐厅的窗户,可以俯瞰整个桑托斯港口。
第一次在巴西用餐,吃的是米饭与牛排,倒是符合胃口。负责接待的中粮办公室人员Alex介绍说,巴西人煮米饭时总会加盐巴一起煮,而吃牛油果又一定是以甜品的方式吃的。饭桌上吃到一种非常特殊的食物,长像、口感与味道都有点类似春笋。Alex说这当地一种特殊的棕榈树的树干中心,把树干外面的皮去掉后就能得到中间的白色树心。确实跟笋很像。
午饭后,回到中粮办公室,参与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杯测,他们有专门的杯测注水工具,像极了加油站的注油枪。
他们杯测的方式非常的…呃…粗狂……并不精确量取咖啡重量,以一个勺子为标准直接舀豆磨粉,磨出来的粉颗粒还很不均匀,也不进行破渣与捞渣,只用勺子搅一搅就完事了。而且粉水比例极高,达到了1:25,他们的杯测师啜吸生猛,那速率让人望尘莫及。
👇
杯测中发现有款叫Rio Minas的豆子挺有意思的。喝起来矿物质味很重,类似食物碘(酚类)的味道。一般我们国内很少喝到这样的咖啡,因为这味道几乎所有人都把它定义为瑕疵味。但Alex却说,“这种豆子在中东卖得极好,那边的人非常喜欢这种味道。”这也印证了我们澳帝焙常说的那句话——世界上没有最好的咖啡,只有最合适你的那一杯。
Alex解释,一般情况下,咖啡出现这种味道,很可能是因为它们被种植在低海拔的地方,而且土壤比较潮湿,如果这些咖啡树还长在河流旁边,或者这个地区经常下雨,那么这种味道就会非常容易出现在咖啡里。
参观完中粮的办公室,这一天行程也就结束了。掐指一算已有48个小时没有睡觉,于是坐车回酒店,晚饭也不吃了,好好睡觉,明天正式去咖啡种植区。
写于9月25号
今天最大的发现是绝大多数的巴西人都不说英语,哪怕是在机场。
一大清早我们就来到机场。在询问了两个英文很差的工作人员后,在一个柜台准备办理托运等事宜,结果弄了大概15分钟后,柜台人员操着葡萄牙语说,不在这儿办理,得去对面的柜台。于是在对面排了10分钟的队后,被告知我们的check in 柜台在另外一个区。
总之在这期间,我们完全没办法用英文跟机场人员进行沟通。最后check in的时间已过,只好准备在机场里重新购买机票,结果还是遇到同样的交流问题。等了很久才找到个能说英文的工作人员,终于买到了新的机票,但却得去40公里外另一个机场登机,须得跨过圣保罗(San Paulo)城市中心。
圣保罗是巴西第一大经济城,人口大约1088万,市中心的交通非常拥堵,大概坐了2个小时的uber才到达市区里的机场。沿途发现这个城市的汽车非常多,但绝大部分是经济实惠的省油小车,途经加油站时特地看了油价(一升大概11元RMB),才知道巴西虽然是个产油国,但是石油行业却被垄断,政客和财团联手抬高油价。因此小排量汽车在这里比较流行。
到了另一个机场后,终于顺利办理了手续,飞往去米纳斯的喜拉多产区。
下了飞机后,发现接机口有群穿着橙色衣服的人喊着口号在迎接一个人,还有电视台的人在对他进行录像。打听了一下才知,这个人是巴西新一届总统候选人,非常亲民,与我们同个班机,自己背着包拖着行李。后来我们向接机的朋友说起这个事,朋友说他很喜欢这个候选人,非常亲民且正派,但却肯定不会赢得竞选,因为这个候选人没有雄厚的背景。
从机场到农业区大概2个小时的车程。到了喜拉多才真正意识到,巴西真的是上帝特别眷顾的一个国家。这里不仅盛产咖啡,还有甘蔗、大豆、烟草玉米,大豆等多种经济作物。一望无际的平原,营养非常高的红土地,种满各种经济植物。所有的农场,管理非常科学,整齐且规划清晰。
继续驱车1个多小时,才正式进入咖啡产区,和在其他国家看到的很不一样,巴西的咖啡庄园都是在平原上,每一排的咖啡树之间距离保持一致,确实很便于机器采摘。仔细看,有许多庄园的咖啡树正如被机器扫过一样,只剩下躯干和少数树叶,好像是把一只活鸡的毛全拔了。
只有来到巴西,就越能理解巴西普遍采用机械化采摘咖啡的原因,毕竟地形允许,且绝大数的巴西人觉得咖啡跟其他用大型设备收割的农作物一样,就是个经济作物;在大量种植的环境中,种植和收割成本是要严格管理的。最好还是怀着更包容与开放的心态去看待不同的咖啡吧。
中粮中茶的贾总说,目前巴西咖啡年产量大约超过全球咖啡总产量的1/3。倘若没有巴西这样一个采用机械化采摘的国家,那全球的咖啡价格恐怕要贵上2~3倍以上。
我们来到一个庄园,庄园主Luiz是个充满激情的老头子,同时管理着3个庄园,还有一个养牛场与养马场,和他沟通中能感受到他对咖啡与生活充满着热爱。
Luiz带我们逛了整个农场,由于此时并非巴西产季,因此没有看到咖啡樱桃。
这是一个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有机管理的咖啡庄园。新苗的培植用水,用泵把地下70米的水抽到地面的蓄水池中;再通过定点定量定时的滴灌技术进行灌溉;并且在灌溉之前水会过滤一遍,以防止管道的堵塞。
这个农场还养着2000头猪,一可以增加经济收入,二可以将猪的排泄物经过特殊处理变成咖啡肥料,非常的环保科学。
在此处产地喝咖啡的方式,非常的粗暴、直接、且好喝。一壶热水,几勺咖啡粉,一点糖,一个法绒布,一群人,直接、简单、快乐。回想自己喝咖啡的方式,有点惭愧。
在这农场里我骑了摩托车,爽歪歪!在平坦的咖啡林里骑着摩托车,想想都觉得过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