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美食节目我是比较偏爱的,《舌尖》、《寻味顺德》、《人生一串》......现在正密切关注《风味人间》。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些美食节目看完,经常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一个症侯是写文(刚写了《论吃,我服陈晓卿》;另一个是购物,基本是边看边买,从顺德米酒到防沾油端子;再一个就是做做做,满怀热情投入料理实验,但结果往往黑暗料理居多。
良家妇女,也还尚存理智,像火腿制作这类一般不会尝试,想想,若是黑暗了,那么贵,多心疼呀!所以一般试验的多是经济实惠型,若是不成功也能凑付下咽的,这些基本都是人间通常范畴。
看到第二集《落地生根》,一下子被伊朗的麦饼等深深吸引,但稍事考虑,觉得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那个“石头饼”还是简单并富有趣味的。
做为“知行合一”的膜拜者,立马行动,上了某宝,搜索“做石头饼石头”,货源不少。精挑细选之后,认为不能上蜡,养鱼、磨脚的也不敢考虑,必须是做食物的,犹如选不锈钢必须是食用级304一样。至于是不是真货,下单时心里都是忐忑的,只能选信誉好,评价好的店家,宁可贵点也希望求个心安。
网上购物的魅力就是不确定性,非常像略有感觉的一对男女,猜猜猜的过程,唯有等待,方可尘埃落定。
巧了,等待的过程去西安出了个短差,餐食中竟配了石头饼,我看了,兴奋之极,迅速扑上,哈哈,味道果然不错。脆、香,充满了麦粉的本有味道,外形娇小漂亮。遗憾地是忘了拍照。
回来经过市场,有缘再次重逢。信息时代,美食的流转如此之快,让人始料未及,基本是电视一播,同款即出。
没有购买,唯拍照一张。不是不好吃,年纪大了,食物入口已经多有限制,我更喜欢的是料理实验与手制的过程之趣。
对这整齐排列的食品也有些天生的厌恶感。
今天石头终于姗姗而至,没敢买太小,怕石头大小难拿出,最后选择的是2、3厘米大小的5斤。一经面试,发现个头大了,做出的饼坑肯定不够美观。好在家庭食用,就不拘了。石头到是没上蜡,挺天然的。清洗晾干,等着大显身手了。
第一步:温水和面:水105左右、面200克、酵母1克、再加1克左右油、少许盐。温暖湿润处发酵,长大1倍半左右就行,不要发太大。
第二步:擀制。揪15克左右面剂,也可根据锅再大。擀成圆片。本来想不抹油,第一次实验,因石头也没油,面胚也没油,非常容易粘,不太成功。于是面胚两面抹油,擀成一元硬币厚薄,下锅就行。若多用几次石头吸足油,就可以直接放生面胚,麦香更纯正。
第三步:烘制。先将石子烘热,取出一半,留底部一层,放入面胚,再覆盖上另一半石子。然后盖盖,小火烘制。仔细观察待锅边冒出蒸汽即熟可出锅。
经过品尝,认为现做现吃更香更酥脆。以石头为加热载体,薄薄的面胚熟得均匀,色泽金黄,不易糊。单面烹制,另一面熟后依然白嫩喷香,保留了麦粉的纯真,弱化了烟火的气息。
一饼呈两感,堪称平凡中的经典,选择“石头饼”,陈晓卿和风味人间的确有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