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主要讲如何学习,提供实用技巧若干,重在实践。
- 教育的本义是引导、启发,有呼也要有应。学习是主动吸取、主动回应。
- 知识和技术也需要投资。
- 如何管理投资
- 制定具体计划
参照制定目标的SMART原则:specific
,measurable
,achievable
,relevant
,time-boxed
- 多样性
学习>1 知识/技术,考虑风险与回报率 - 主动投资
- 定期投资
- 制定具体计划
- SQ3R学习法,先R模式,抓框架结构,后L模式,深入理解拓展。
- survey
阅读目录及各章概要,抓取全书框架 - question
这本书里有哪些感兴趣、有疑惑、想探索的问题?写下来 - read
以框架为背景,带着问题,阅读全书 - recite
复述书中内容,用图像,用隐喻 - review
重读,拓展,讨论
读到这个方法,立刻把《程炼》的目录翻了一遍。发现这本书就是按着SQ3R的模式来组织的。第一章,介绍本书其他章节的内容,形成框架。从第二章起,再逐一细谈。
困难:老早就知道制定目标要具体可操作啦。但真到了要制定目标的时候,依然无从下手。最大的困难是,不知道水平的进阶曲线是怎样的,不知道下一个跳一跳能够着的位点在哪里?是哪种状态?
困难如何解决?目前想到这么几种方式
- 预实验
总要有个开始嘛,无论如何,先定一个尽量具体的计划试一试。比如1个月的时间,学会《可惜不是你》吉他指弹,能对着谱子,没有错音、停顿地完整弹奏,能背谱更好,但不强求。这个曲子大概可以分为前奏、主歌1、主歌2和副歌4个部分,每周练习一个部分,每天练习20分钟,用toggl计时。每天先连通弹奏1-2遍,找出难弹的小节,单独练习。可以根据每周的进度,调整计划,比如3个星期就把这个曲子学会了(基本不可能=.=//),下次是不是就该找首更难的曲子来练练? - 寻找榜样
看看自己认为的胜任者/精通者/专家,他们是怎么解决问题的,自己他们有哪些差距,或者直接追溯他们的学习历程(eg., 读学人传记、查看履历) - 跟课程
mooc也好,线下课程也好。课程至少是由胜任者设计的,他们更清楚知识的结构和能力进阶的阶段。那么,制定学习计划时,课程大纲便可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