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天,风动?幡动?仁者心动?这是个问题。

六祖出名的偈语就是这句。放在今天的主题里,感觉毫无违和。判断事物的出发点是外界主导还是内部主导,会定性一个人是外部驱动者还是自我驱动者。而这两种人会有完全不同的三观,好像来自地球的两极,彼此持有互斥的观点。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身边的人一定都会有明显偏向这两个分类,要么偏向“自我”要么偏向“忘我”,绝没有折中的例外。

私以为,两种人不管是思维方式还是人生轨迹都是截然不同的。外部驱动者可以达到很好的职业高度,因为他们有非常强的目的性去驱动自己,追求想要的结果。这些人会喜欢鸡汤文,有较高的情商,人际关系左右逢源,尤其是向上管理非常不错,懂得投其所好。这类人是相当不错的职业经理人。有很好的社交手腕,善言语,懂得很多沟通技巧,并能灵活运用。你身边一定有一群一群这样的人。他们也会有另一个特点,一般没有什么特长,尤其是艺术类的。他们通常会一步一个脚印的规划,哪怕在情况不尽人意时也能做到保持现状,情绪放在目标之后,表现出非常专业的态度。他们会把“没有功劳就没有苦劳”当作信条。

而与之相对的另一群人,内部驱动者,大多有着性冷淡脸,有非常明显的特质,在人群里特立独行。人际关系差到出奇,尤其在没有功成名就的时候,墙倒众人推和众口铄金是常态。他们既自我又敏感,看上去比外部驱动者更为内向和自卑,但是却常常在能最后完成华丽变身。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崭新的路。内部驱动的人如果在早期没有明确自己的方向很可能会有一点迷失自己的过程。在这段时间里他会痛苦迷茫,也许会尝试自我放逐。直到他能够摸索出“我”该有的样子。他不擅长接纳,可能还不知道需要什么,但是明确知道什么是不想要的。

并且你会发现,生于物资匮乏年代的人,通常被“物欲”教化,而成长于资源丰沛的境遇中的人更加的“自我”。直接形象的说,七八十年代生人更倾向外部驱动者,他们中更少有“异类”,因为资源短缺,他们本能的想获取更多,不得已放弃一部分自我的满足。在上世纪没有主流文化,信息尚不发达的时段,普通人把中国文化里“中庸”被发挥到淋漓尽致,只求一日三餐。而这个时段里,“时尚icon”就显得尤为独特,他们大部分都是自我驱动者,他们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通过自我发展,自我驱动获得了更大的舞台,通过存粹最求艺术、学术的极致,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更为丰富的资源。

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90后和00后,相对来讲更加的尊重自我,在物质生活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上,才会滋生出“自我”的萌芽,又或者说,正是因为七零八零们意识到他们放弃自我的遗憾,创造和引导了子女自我的觉醒。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五项修炼,彼得·圣 (新世纪最新扩充修订版) 2009中文序 领导人就是占据权位而自动出现的;必须拥抱领导的“...
    际弋阅读 9,348评论 1 38
  • 第一天,昨天的也汇报了吧. 1.路由端口和IP的映射,实现了将对一个公网IP特定端口的访问映射到内网某台主机应用上...
    格风_fc56阅读 1,117评论 0 0
  • 你走过那种黄泥巴裹着石头的泥泞山路吗?两腿膝盖以下全部敷满了黄泥巴,湿漉漉的雾水和山间的寂静相得益彰,只有我一人走...
    杜鱼与喜热阅读 2,976评论 0 2
  • 我知道我只是缺少一个时间点去感知生活,是那种真正意义上的感知,我这样的人不能承受太大压力,太大就会淋巴细胞增多,身...
    华子乖乖324阅读 1,454评论 1 0
  • 0209(给自己存款的第57天) 亲爱的师师,今天我欣赏你 1.坚持早起跑步,完成周跑步任务 早早上班,从容吃完早...
    师师成长记阅读 1,040评论 0 0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