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离娄下》:“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何为大人,我的理解是君子。成就了大业的君子,成就可能在时代的当下,更可能存留在历史中。
何为赤子之心,初生婴儿之心。
孟子是性本善的坚定的捍卫者,可见其大丈夫的气概和雄辩的做派下必然有一颗纯净剔透的心灵。
佛说,“你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就我个人而言,我始终觉得“人之初,性本无善恶。”赤子之心是一湾清水,是一轮明镜,他只是折射。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难怪孟母要三迁……
“小鱼儿”生活在“恶人谷”之所以没有泯灭良知,是因为“恶人谷”的所谓“恶人”仍旧是“盗亦有道”,而“雾都孤儿”除了学习偷窃他还能干什么?生存是第一位的,趋利避害亦是人的本能。
生命之处我们都带着纯净的眼睛看这个世界,看到爱、欢喜、友善,我们感到安全和喜悦;看到争斗、暴力,狰狞,我们恐惧,想要逃脱,却又觉得无处可逃;身体和意志渐渐长大到可以逐步抗击、抵御或者回避心灵或肉体的伤害,心渐渐僵硬、麻木起来……后来我们又发现了更多的心计、权术、暗算……看懂的那一刻,我们就已经远离赤子之心……
蒙特梭利说:“儿童时成人之父。”
《小王子》开篇便用谐谑的口吻调侃和悲悯无趣的成人……
是因为我们都已经忘记了重新用纯净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我们总是揣测,防范,甚至冷漠……我们秉承着“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不错的准则,却在保护自己的同时,让自己远离的柔软,善良、温暖,同时远离的还有体会幸福的能力和焕发美丽的人格……还有无所不在的利益把贾宝玉口中的女子从闪着光芒的”珍珠“变成了”死鱼眼珠子“……
斯皮尔伯格几乎是最喜欢用儿童的眼光去折射时代、事件和世界的,《人工智能》中拥有纯净眼光和心灵的机器孩童……《紫色》中黑人姊妹花的生活煎熬……《圆梦巨人》亦是……无独有偶《天堂电影院》亦有一大半的孩童视角,《美丽的密西西比传说》更是通过情窦初开的少年的双眼展现他的”女神“在特殊时期的境遇……无不例外的纯净、温暖、悲悯,大导演者亦不失其赤子之心……
最近上映的《你的名字》又让我真切的想起了孟子的”赤子之心“,”赤子之心“亦是初心吧!日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敬意亦是初心,正是这初心呈现了日本文化的美感……
是时候找找自己的”赤子之心“了……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