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列车第三十三讲

大腿——后下方轨道

1、后下方轨道由大收肌以及伴行的筋膜构成,这些筋膜位于腘绳肌和内收肌群之间。

图片发自简书App


2、从内上髁沿着内收肌的后方走,沿着后侧肌间隔直到坐骨结节附近的坐骨支后端,即大收肌后侧头的附着点。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2:亮蓝色是大收肌,白色股后肌群,粉色是后侧肌间隔。

3、一个更容易确定肌筋膜连续性轨道的方法:从大收肌进入骨盆下缘,沿着肌间隔向上到坐骨结节——坐骨支的内侧,可以找到一个强健的筋膜连接,它越过骨头到达闭孔内肌致密的外膜,并沿着弓状线连接到盆底的肛提肌。这条线对于从躯干以下到腿后侧的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

图片发自简书App


4、盆底肌是个复杂的结构(不是肌肉的复杂,而是功能的复杂)。它是一个肌肉做的漏斗,表面被筋膜层及内脏韧带所包绕。盆底肌凭借环绕着腹、盆腔周围的复杂连接,构成了前深线躯干部分的底部。轨道从肛提肌中的尾骨肌和髂尾肌部分连接到尾骨,筋膜到达骶骨的前方,汇合了前纵韧带,继续沿脊柱向上,在腰肌及横隔脚的连接处与前下方轨道汇合。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5、肛提肌不是单纯的一块肌肉而是肌肉的组合,包括髂尾肌、耻尾肌、耻骨直肠肌。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触诊指导2——后下方轨道

1、很难用徒手的方法摸到或干预膝盖后方的前深线,因为该区域有神经血管束经过,而且其表面由脂肪层覆盖。

2、股骨内上髁,非常重要的骨性标记触诊

3、从股骨内上髁开始沿着腘绳肌内侧肌间隔的S型轨迹上行,直到股骨粗线。有些人的大腿内收和腘绳肌结合部位的隔膜和周围组织可能了解的比较紧密,难以触摸到。这个隔膜触摸起来像是一条行走于肌肉之间绷紧的带子。最好能使这些肌群之间打开并自由活动,可以让客户反复屈伸膝使手指进入这个间隙,使腘绳肌和后侧内收肌群之间可以自如运动。

图片发自简书App


4、从大收肌开始,从坐骨结节沿着它的内侧面与闭孔内肌有着连续的筋膜,这个筋膜层通过弓状线连接到盆底肌。对该部位的触诊不适合内心敏感的人。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5、坐骨支周围有很多重要的神经和血管,附图16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6、这是对盆底肌有益的且侵入性不大的介入方法,然而盆底肌是一个容易损伤的部位,特别是女性骨盆。

7、触摸时切不可暴力,触摸前要做好沟通。

8、没有太好的文字能描述临床评估盆底肌的多种经验性提法。

9、在少数人身上,特别是产后的女性,会有即低又松的触觉,即位置较浅且摸起来像海绵样的盆底肌,偶尔也会有其他相反的形态——即高又紧或既高又松的盆底肌。

10、产后女性,先调骨盆后调盆底。

11、最新版的运动治疗学:看理念,盆底肌治疗中骨盆底肌训练的重要性,一是认知不足;产后修复产前练。骨盆底训练应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腹压升高也会导致尿失禁。产后一年以内是骨盆底肌恢复的最佳时机。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前深线详述 1、前深线很特殊,它会沿着轨道或上或下、或从中间向外延伸。我们再一次从足底开始。 2、前深线起于足底的...
    厚_德_载_物阅读 1,407评论 0 6
  • 前功能线FFL 前功能性起点与它的姊妹线大致相同,是在胸大肌远端的肱骨附着点附近,沿着胸大肌最下方纤维到达第5和第...
    厚_德_载_物阅读 869评论 0 4
  • 【解剖列车】笔记的整理来自李哲老师。老师更多的是解读本书,我则是还原老师的课堂口述。 ☞本节看点——快速查看关键点...
    舒涵vivian阅读 5,639评论 0 24
  • 【解剖列车】笔记的整理来自李哲老师。老师更多的是解读本书,我则是还原老师的课堂口述。 ☞本节看点——快速查看关键点...
    舒涵vivian阅读 8,596评论 0 18
  • 腘绳肌(又称股后肌群或者大腿后侧肌群) 1、腘绳肌在后表线特别重要,可以很好地保持躯干直立;限制肢体(上肢和下肢)...
    厚_德_载_物阅读 1,511评论 0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