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着用拆书法拆解《好好学习》中的一个观点

学员:潜能营.FH0258.申龙斌

《好好学习》

最近读到了一本好书:《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这本书的作者成甲,也算一名斜杠青年吧,他的主业是搞景区设计咨询的,没想到在“得到”APP的《成甲说书》栏目办得也风生水起。

《好好学习》全书用了200多页想告诉读者一件事:读书不一定非要从头到尾读完,而是要找出书中的临界知识,努力将其与原有的知识体系相互连接,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经过深度思考后,将整个的决策过程记录下来,从而不断提升认知深度。

书中这一句让我很受启发:

我们一直把时间花在想办法提升“技术效率”上,而忽略了真正重要的“认知效率”。

做任何事情要努力去找到这件事情背后的本质规律,查理·芒格在《穷查理宝典》里说的普世智慧与成甲说的临界知识基本上是一个意思,找到了事情的本质之后再去做事,才会有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而这种普世智慧可以用于任何一个领域:写作、演讲、求职、项目管理、孩子教育、创业......

正好赵周在IP潜能营里分享了《用拆书法练内功,构建知识体系》,我就试着应用“前因后果、适用边界”的方法来拆解该书中的一个观点。

一、观点描述

《好好学习》第89页讲到了持续提升学习能力的三个技巧:记录、定期回顾与付费购买。

  • 记录:不仅仅要写下来事情的结论或结果,还要如实记录发生的过程。
  • 回顾:周/月度回顾用来审视问题解决思路,年度回顾用来检视基本思维方式和激发灵感,五年以上回顾用于探寻基本规律如何影响生活。
  • 付费购买足够高质量的知识产品、付费买时间,是提升学习效能的重要技巧,买书、买时间的行为不是简单的花钱,而是在投资,投资自己。

二、分析信息

前车可鉴

他是怎么引出这个信息的?

成甲在写此书的时候,已经实践GTD(Getting Things Done)有7年多了,养成这种每日记录和反思的习惯也有6年多,他认为这种记录和反思的习惯,可以促成主动思考、深度思考,去发掘一件事情的本质规律,再不断调整自身的行动,才有了他今天的成就。
为什么这件事对我重要?

我实践GTD近6年,记录时间日志有5年多,记录得很简单,回顾得不深刻,根本没有反思当时如何做出了某项决定,整个决策过程存在什么问题。自己急需改进记录和反思的方法。

相因相生

作者提出了哪些关于原因的假设?是怎么验证或排除这些假设的?还有其他可能性吗?

我们的记忆并不可靠,作者通过一位20年烟龄的人记不清楚骆驼牌香烟的一个小细节的例子,说明记忆不可靠,如果只记录事情结果,当我们在重新解读过去的经验时,就很可能面临扭曲事实的风险,所以要把事情的过程如实记录下来。他在过去6年的时间里,坚持把每一天重要的事情记录下来,这让他的回顾中多了一项大多数人没有的项目,回顾去年的今日。

记录的时间跨度越长,就越可能让自己看到更深层的规律。作者举了调节浴缸水龙头的例子,10秒的延迟,就让我们调节很多次才能调到合适的水温,而现实生活中的太多事情,其因果关系在时空上并不是密切联系的,甚至相距甚远……“吃亏是福”从短期来看,肯定不成立,只有时间足够长,才能获得吃亏后的福报。

在定期回顾方面,成甲回顾了一年前与一位外国友人的经历,意外收获了一次听音乐会的惊喜。回顾不仅仅增加一点点不确定性,更重要的是,可以让我们重新面对过去的做法,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当时的自己,也更好地理解现在的自己,更重要的是能够给未来的自己以启发。

以观后效

若按照信息去做之后会怎样?

如果按照成甲的记录和反思方法去实践,有些事情的思考深度会加深,在过去做过的一堆事里,有些事情在我今天看来可以不做或少做。比如:

很可能不会去做iOS的编程、也不一定非要读10本英文原著,更关键的是,这里省略了许多工作相关的项目,很多项目可能都是无用功。

自食其果

不这么做的后果是什么?不改变的话问题有多严重?

很可能掉入了“低水平勤奋陷阱”而不自知,成甲曾经一年读100本书,感觉付出了时间和精力,收获却不成比例。而我用5年多才读了99本书,数量上已经差了5倍,有些读书笔记只是原文摘抄,没有思考、链接和行动,更重要的是,读书方法都不对,有些书并没有提炼出核心思想,即成甲所说的临界知识,甚至有些书的内容都忘记了。

三、整理信息

适得其反

有没有相反的观点?有没有不支持的实例?

我还不知道,有没有哪个人不看书、不记录、不思考、不输出,而取得突出成就的。

使用条件

要这样做,得具备哪些条件(考虑成本收益,考虑态度能力…)?什么情况下不管用?

读书应该是成本最低的一种提升自己的办法,学习本身没有错,比不学习强多了,但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事半功倍,而不是让自己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里越学越焦虑。

这本书教会大家如何读书、如何学习,适合于绝大多数领域,当然作者也指出了,这种读书方法不适合虚构类书籍,即小说、诗歌等文学类作品。

旁敲边鼓

从前有没有类似的信息(或乍看差不多的)?其他领域/行业/作者如何看待类似问题?

查理·芒格一生更是读书无数,在《穷查理宝典----芒格最重要的三场演讲》中指出要寻找普世智慧,要建立多维度思维模型,拥有跨学科的心态,并在随后的日子里能自动地运用它们,而且还给出了25种做决策时常见的心理倾向。

李笑来的公众号叫“学习学习再学习”,是指先学会学习的方法,再去学习,指的就是要主动思考,学为己用。他在知乎Live的直播课“我的读书经验”中也谈到了有繁殖能力的知识、选书方法、只字不差地阅读、深入思考的重要性。其中谈到:

读书中一个最有用原则是要“”,并不一定写出读后感。如果认同一个道理,就要思考过去有哪些做错了,根据学来的知识,将来需要做出哪些改变?需要如何去做?然后刻在脑子里,固化在生活当中。

万维钢在《万万没想到》里谈到了强力研读法,读书的目的是要掌握一套思维方式,要主动式读书,要在笔记中写下自己对此书的评论。优秀的读书笔记应该是这样:

  • 清晰地表现每一章的逻辑脉络
  • 带走书中所有的亮点
  • 有大量的自己的看法和心得
  • 发现这本书和以前读过的其他书或文章的联系

易仁永澄在《找准一件事,持续做下去》中也提到了认知深度原则,提到了深度思考的重要性:

做完一件事后,是否有利于认知深度的提升,提升自己更长久的竞争力。努力去寻找事物背后的本质规律。穷人思维只关注短期的眼前利益,而富人们看得更长远

楚河汉界

无论相反的还是类似的信息,和这个信息的真正区别是什么?交界在哪?

所有的信息都指出,要提炼出思维方式,在多学科间建立关联,与以前的事建立关联,要深度思考,要运用于实践中,我不知道这个边界在哪里。

四、我的实践

我实践GTD已有5年多,虽然养成了记录和回顾的习惯,但是与成甲的做法还有很大差距。我记录了时间日志,只是记录了发生了什么事情,而没有记录整个事情的发展过程,是如何发生的。有些事情只是记下来了,没有去主动思考,所以几年来进展都很缓慢。

我的时间日志是用Evernote记录的,每个月建立一个笔记本,每个笔记本里按天建立一条笔记,把当天发生的主要事情记录下来。有了这些记录,正好可以实践一下成甲所说的:回顾去年的今日、前年的今日、大前年的今天......

用evernote记录的时间日志

今天是2017年5月18日,时间翻回到2016年5月18日,只有简单的三行,这里隐去了同事姓名:

11:00 基本完成调研报告的编写
14:30 室领导的碰头会
15:30 与YXF、LCZ一起讨论修改调研报告

没有记录事件的过程的问题显现出来了,翻了翻前后几天的日志,原来当时从中原、杭州等地调研刚回来,正在编写《勘探开发集成云平台》的调研报告,至于写作遇到的主要问题?调研报告的主要作用?将来如何写好这种报告?这种事情的本质原则是什么?因为没有记录,所以无法对比提升了。

再翻到2015年5月18日:

可以读带.coor坐标文件,加载勘探形势图了
15:30 重构IP范围检测的代码
16:10 与CST讨论
17:00 写《科技开发项目计划-基于数据挖掘的XXXX决策技术研究》300字简介。
22:00 研究surfer生成等值图的代码,以及断层边界的倾角等参数的计算办法

原来当时自己正用Carnac.NET写了一个底图程序,并研究断层参数提取的技术,后来这个技术还申请了专利。这个科研项目拖到前几天刚验收完,时间跨度长达几年。其它内容我都不太关心,唯独这个统计分析程序还是花费了不少心血的,可惜并没有推广应用,将来如何产生更大的收益?

再翻到2014年5月18日:
(这一天是周末,只记录了一项有用的信息)

15:40 - 16:40, 21:00 - 21:30 可以在底图上定义一条任意测线了

这件事与2015年的那个程序本身并不是一回事,2014年做的技术积累对于后来项目的贡献还是挺大的。

再翻到2013年5月18日:

6:20 memorize the words
12:00 HJ's listening class
17:00 study
20:15 jog, 完成读书笔记《超级快速阅读》
21:10 seven-stars Hotel.PPT
23:00 find an English song: the end of the world

那一年在北京脱产培训英语,学习虽然很努力,可惜学习英语的方法仍然不对,进展不太大,现在回想起来,非常可惜这4个多月的宝贵时间,如果能够先学习有关英语学习的方法,应该能有更大的收获。


当年挑战自我,课堂上唱英文歌the End of the World

再翻到2012年5月18日:

6:02 起床
7:45 写一段ppt
8:30-10:50 调研品奇数码
17:32 修改PPT,提纲调整,重点与会议主题呼应
18:55 再改PPT
21:16-22:00 逛步行街,外滩
00:00 改完PPT

这一年到上海调研触摸大屏幕的技术,正在准备5月19日的GTD演讲,原来明天就是上海GTD演讲五周年纪念日了。

五、小结:

缺少更多细节的回顾,只能有种时间穿越的感觉,虽然挺好玩,但没有深度。将来需要在时间日志中补充一些关键事情的细节,详细描述事件发生的过程,我当时如何做思考和决策的,执行过程中又遇到了哪些问题,如何应对的?只有把这些内容详细记录,才有回顾的第一手素材,才谈得探寻基本规律,修正自己的行动。

--- END ---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5,133评论 6 49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682评论 3 390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0,784评论 0 35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508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603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607评论 1 29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604评论 3 41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359评论 0 27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805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121评论 2 33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280评论 1 344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959评论 5 339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588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06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442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193评论 2 367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144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