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公正地评断一本书
【本章重点】
1.阅读书籍的过程实则是对话的过程,虽然你可能认为一直是作者在说个不停而自己无话可说,但事实上读者才是最后一个说话的人,因为当读者误解作者时作者几乎无法为自己辩护或者抗议。通过完成善意的对话来学到一些东西才是对话所能带来的利益。
2.不同于卑躬屈膝,受教是一种主动的美德,因此最能学习的读者,也是最能批评的读者。这样的读者在最后能对一本书提出回应,对于作者所讨论的问题,会努力整理出自己的想法。之所以说是最后,是因为在受教之前必须听懂老师在说什么,并能完全了解,光是努力还谈不上受教。
3.思想教育之所以受推崇,就是因为它鼓励人们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要跟着作者的主见走,如果不想依靠自己,只想依赖别人为自己做判断,那就是在做奴隶,谈不上自由。
4.分析阅读的第三阶段的第一规则:在你说出“我同意”,“我不同意”,或“我暂缓评论”之前,你一定要能肯定地说:“我了解了。”
通常批评者会认为自己不需要阅读,只需要评论即可,正如演讲的人会碰到一些根本就不了解他在说什么的批评者贸然提出尖锐问题。对这样的批评者,唯一能做的就是有礼貌地请他们重述你的论点,再说明他们对你的非难之处。如果他们做不到,那不理会他们的批评就是有道理的,因为只有当你发现某个人像你自己一般真的知道你在说什么的时候,你才需要为他的同意而欢喜,或者为他的反对而苦恼。
5.如果一本书你只读了一部分却更难确定自己是否了解这本书,要注意看看这本书是否与作者的其他的书有关,像柏拉图、康德、亚当·斯密与马克思等人—这些人不可能在一本书中将自己所有的思想与知识全部写出来。
6.第三阶段的第二个规则:当你不同意作者的观点时,要理性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不要无理地辩驳或争论。如果你知道或怀疑自己是错的,就没有必要去赢得那场争辩。
因为我们想要学习的是真理,而非单纯地赢得辩论。
事实上,要做到在书中赢得辩论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因为他可以掌握全局,批评作者不必读完全书就能做到。他只要翻一下前面几页就够了。但阅读的真正好处是看从中可以学到什么,如果将赢认为是增进知识而非打败对方,那么争强胜辩对我们毫无益处。
7.第三个规则:尊重知识与个人观点的不同,在作任何评断之前,都要找出理论基础。
不要绝望地与不同的意见对抗,因为所有理性的人都可能达成一致的意见。人是情绪和偏见的动物,但在人的理性范围内这些基于情绪和误解产生的不同意见是可以被克服和更正的。
争议是一个教导与受教的过程:在争论的过程中一个人应该准备好改变自己的想法,才能改变别人的想法。要永远先想到可能自己误解了,或是在某一个问题上有盲点。在争论之中,一个人绝不能忘了这是教导别人,也是自己受教的一个机会。
8.本章三个规则说明的是批评式阅读的条件:
(1)要求读者先完整地了解一本书,不要急着开始批评。
(2)恳请读者不要争强好辩或盲目反对。
(3)将知识上的不同意见看作是大体上可以解决的问题。即要求读者要为自己不同的意见找到理论基础,从而将其解释清楚。只有这样,才有希望解决这个问题。
【个人感悟】
1.对于“受教是一种主动的美德”的说法我深表赞同,事实上,我也经常替一些人感到很惋惜,因为他们所处的环境并不差,他们的领导、同事能力卓越,双商在线,但他们却对此视而不见,这恰恰是最好的学习机会啊!!!
比如领导做事严谨认真,你可以把自己代入到领导的位置上,想象着你要面对某件事情该如何处理着手,然后把你的想法和领导的做法进行对比,找到哪些是你不如他的地方、哪些是你可以在他基础上进行修改的地方。同事也一样,而且同事的作用更多的是警醒你哪些路子是错误的,如果你看到一个人走着走着就消失了,那你应该意识到他走过的那一段路上必然有坑。
2.作者指出“学识比较高的人,有权指正比较无知的人所犯的错误。这种不同意见所造成的争论也是可以更正的。知识的不相当永远可以用教导来解决”,对此我持保留意见。
学识比较高的人有权指正比较无知的人所犯下的错误,比较无知的人就无权指正学识较高的人了吗?我看不见得,一是要看在什么方面指导,是学识较高的人的专业领域还是非专业领域;二是看是什么样的指导,我想如果是知识上的指导,那无可厚非,但如果是思维上的指导,也不能排除学识较少者的创新思维所带来的灵感的可能性。
第十一章 赞同或反对作者
【本章重点】
1.当读者发现自己没懂这本书时,首先应当心平气和地回头重新研究这本书。如果问题不是出在读者自己,而是出在书本,那么读者必须找到理论依据(比如说这本书结构混乱、作者观点模棱两可等)。
2.只有当双方都了解对方所说的内容时(无歧义),关于事实或方向的议题才是真实的,也只有这样,才能谈得上同意还是不同意的观点。即读者必须了解作者的立场,才能从相反的立场予以反对。
3.理想化辩论的三个条件:
(1)避免争论时的强烈情绪,当你情绪强烈时,你会觉得自己很有道理;
(2)要列出自己的前提、假设和偏见,否则我们便难以接受对手也有不同假设的权利,这是在给公平地表达机会创造条件;
(3)派别之争中难免会有盲点,应当尽力不偏不倚,从对方的立场出发,多一点理性,少一点激情,没有同理心的争论更像一场争吵而非文明的意见交流;
4.读者在反对作者意见时可以做出的相对克制一点的评论的摘要说明,在此需要强调,读者不能任意使用以上评论,除非你可以证明作者确实有上面四类毛病;
(1)你的知识不足(uninformed);
这是在说作者缺少某些与他想要解决的问题相关的知识。
读者在如此评论时应当能阐述出作者所缺乏的知识,并告诉他这些知识如何与这个问题有关,如果他拥有这些知识会如何让他下一个不同的结论。
(2)你的知识有错误(misinformed);
这是在说作者的理念不正确,其所说的事实或者可能的事实都是错误的,本质上作者是在主张自己并不具有的知识。
读者在如此评论时必须要能说明事实,或是能采取比作者更有可能性的相反立场来支持你的论点。
(3)你不合逻辑—你的推论无法令人信服;
这是在说作者的推论荒谬至极,一种是缺乏连贯性,即结论与依据衔接不起来,另一种是作者说法前后矛盾。如果前提非常完整,但结论却漏洞百出,那说明作者的知识有错误。
(4)你的分析不够完整;
这是在说作者没有解决一开始所提出的问题。讨论作者是否实际完成了他的计划,即对于他的工作能否交待的满意度。
读者在如此评论时应当能精确指出书中的问题点,否则如此评论毫无意义。
如果你说你读懂了,而你却找不出证据来支持任何一个批评点,此时你有义务同意作者的任何论点。这时你完全没有自主权。你没有什么神圣的权利可以决定同意或不同意。你可以表达你不喜欢作者的结论,但不能说自己在反对这一结论。
5.一般书籍如果能比其他书说出更多事实,错误也更少,那就可以说这本书更好一点。但如果想借读书增进知识,显然能对主题作完整叙述的书才是最好的,作者的知识、错误、说服力等等都不必须比其他作者好,真正有深度的比较是比较每位作者在分析论点时的完整性,具体来说,是比较每本书里有效而且突出的论点有多少,以评断其完整性。
6.批评一本书的最后阶段,就是要检视作者论述的完整性。
7.分析阅读三阶段:
第一阶段:找出一本书在谈些什么的规则(这本书大体上来说是在谈些什么?)
(1) 依照书的种类与主题来分类。
(2) 使用最简短的文字说明整本书在谈些什么。
(3) 将主要部分按顺序与关联性列举出来。将全书的大纲列举出来,并将各个部分的大纲也列出来。
(4) 确定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阶段:诊释一本书的内容规则(这本书详细的内容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写出来的?)
(5)诊释作者的关键字,与他达成共识。
(6)由最重要的句子中,抓住作者的重要主旨。
(7)知道作者的论述是什么,从内容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再重新架构出来。
(8)确定作者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是没解决的。再判断哪些是作者知道他没解决的问题。
第三阶段:像是沟通知识一样地评论一本书的规则(这是真实的吗?有意义吗?)
A.智慧礼节的一般规则
(9)除非你已经完成大纲架构,也能诠释整本书了,否则不要轻易批评。(在你说出:“我读懂了!”之前,不要说你同意、不同意或暂缓评论。)
(10)不要争强好胜,非辩到底不可。
(11)在说出评论之前,你要能证明自己区别得出真正的知识与个人观点的不同。
B.批评观点的特别标准
(12)证明作者的知识不足。
(13)证明作者的知识错误。
(14)证明作者不合逻辑。
(15)证明作者的分析与理由是不完整的。
注意:这十五个规则并不适用于阅读小说或诗集,因为小说、戏剧与诗并不是照着共识、主旨、论述来发展的。
【个人感悟】
1.作者谈到“如果读者找不出证据支持批评点,读者必须同意作者的任何论点,没有权利决定同意或者不同意”,对此我持反对态度。
我很少提反对,一般都是用保留意见。这次之所以提反对态度,是因为我认为不管读者是否找出证据支持批评点,都可以支持或者反对作者的观点,只要读者对作者的观点有一定了解即可。如果找不到证据就要无条件支持作者的话,那就很容易培养出一批毫无理智的狂热主义者。比如一些极端右翼主义的书籍,使用了大量的表达技巧来掩盖自己的逻辑问题,从而宣扬了极端右翼主义,这对年轻人来说几乎无法找到其中的问题,那也要无条件支持吗?
我们读书是为了拓宽自己视野,而非让自己的头脑成为他人思想的跑马场。摒弃偏见,相信直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