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具备学习的动力是学生学好知识的源泉,学习的动力问题一直是教育心理学和教学理论及实践关注的重要领域之一,也是广大家长和老师急切希望解决的问题。学习目标与学习动力有什么关系?通过读《小小包租公》,我谈谈自己浅显的见解。
《小小包租公》中的小华为什么没有学习动力,总是感觉自己学习不好,以后也能过上好的生活!从文中可以找到答案,他的家庭原本是郊区的农民,后来土地被征用,父亲去了商场上班,家里有一栋楼,还有几个店面,一年收个十万租金没有问题!这不就是现实版的包租婆嘛!孩子也就会有,这些都是我的,不用好好学习,就能过上好的生活,因此对于学习没有动力!他不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不知道学习以后能干什么,学习对自己有什么用!他缺少的就是学习目标!如果他学习像他喜欢玩兵器的模型、战争的游戏那样有兴趣、有目标,我想他一定会喜欢学习,会有学习的动力!
对于让小华调查“富家孩子为什么还有读书”这个作业,可以看出,孩子调查的很细腻,很认真,是一个负责任,有干劲的孩子。家长与老师配合好教育,一定可以让孩子找回学习目标,学习动力!小华的妈妈也在慢慢转变思想。给孩子留下的东西不一定是金钱,而是比金钱更重要的目标!小的时候有学习目标,可以让孩子有好的习惯,好的信念;长大了以后,有人生目标,可以让孩子在人生的大道上扬帆起航,不惧风雨。
读了《小小包租公》这篇文章,我想起了一则小故事:一个美国小孩问爸爸:“我们很有钱吗?”爸爸回答他:“我有钱,你没有。”这个美国小孩就自己努力,等继承了父辈祖业,也会如此传承。而文中的小男孩还没有问妈妈,妈妈已经给出了答案:咱家很有钱,你就是考上大学,找到工作,也挣不了这么多,等我死了,这些将来都是你的,你现在已经很富有了。所以这个11岁的孩子没有了学习动力,也就没有了努力的方向。
这个孩子很聪明,也有上进心,成绩上不去的原因一个是来自家庭,另一个是周围环境。所以一个问题就困扰着他:我家里都那么有钱了,为什么还要读书。“为什么”杨老师从他的错误思维和观念入手,拿他和更有钱的读书更刻苦的孩子去做比较,还让他去做个调查,让他明白读书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接着从兴趣入手激发学习动力,更深刻的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对于这样的孩子来说,周围环境影响太深了,尤其是妈妈认为穿名牌、有钱就是人生的终极目标,就是贵族精神。孰不知真正的贵族精神应该是能独立生存、视野开阔、自尊、能平静地承受命运、有独立的人格、善良。而非我们平时认为的有钱。这也是我们当老师的在课堂上应该经常传递给学生的信息。对于孩子来说朝夕相处的除了父母以外,可能就是我们当老师的了,我们的一言一行也影响着孩子。我们希望孩子是个什么样的人,首先我们就应该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