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因为情况特殊,女儿一直没开学,开启了寒假连暑假模式。
这也是我们母女很久以来,朝夕相处最长的一段时光。这种陪伴上幼儿园以前有过,后来就越来越少了。
开始,还以为她只是会延迟开学,后来因为是湖北的,别的同学都到校了,她还一直处在等通知的状态。
再后来,因为北京出现疫情,又因为一转眼就到了七月份,她的学校在天津,开学更是变得不可能。于是在网上考完了期末考试,直接进入暑假。
女儿说她很忙。
我也觉得她挺忙的,网课任务也不小。
可是我觉得,除了忙她学习的事,她还忙着看李佳琪直播,忙着拍各种物品,忙着6.18,忙着零食节,忙着各种买买买,抢抢抢。
对她这种网购行为,我颇有微词。
感觉她浪费了很多美好时光,没有做好计划规划。看着她经常一提到繁重的学习任务,就开始焦头乱额,抑制不住的怒火就会在我心里升起来。
有时候我也会叨叨几句,她当然也是不耐烦。有的观点看法会相差十万八千里,最后要么是谁也说服不了谁,要么是转移话题。
我觉察我自己心里只有着急的部分,在她焦虑的时候我反而比她更焦虑,这样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我一焦虑她觉得压迫会更烦躁起来。
所以,当她有情绪的时候,我不但没有给她包容支持和承担,更多的是火上浇油,甚至有指责,觉得她之所以焦虑都是咎由自取。
她也不止一次提出抗议,不要给她发鸡汤文,不要给她制造焦虑。
我也想,总是做不到,或者做的不完全。
今天看到一句话对我有很大启发 ,心理学家温尼科特说:“对孩子影响最糟糕的妈妈,就是着急的妈妈。”
仔细想想,好像这一路走来我都挺着急的,不光是对孩子,还是对自己。
经常是能力不够脾气来凑。
我忘了,情绪是可以互相传染的。前几天有个朋友说,她只要看见女儿开心,她能一天到晚都是雀跃的。
可孩子怎样才能最开心?当然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妈妈也是开心的,最起码是情绪稳定的。
从小到大我经常对孩子也是各种催,虽然也有夸奖和鼓励,眼睛里更多的是看到她还没有完成的部分,还有什么没有做好的地方。
就像我心中那个强大的超我,时时刻刻像老师检查作业一样,今天的任务完成了吗?还有什么没有做?
学习心理学这么多年,我把耐心,共情给了他人,把紧绷焦虑给了自己和孩子,总有一种感觉,我们都还可以更好。
好的标准是什么!不够好又能怎么样?你的好和孩子认为的好一样吗?凭什么你要用一个标准要求不一样的两个人?
我在心里不停的问自己。
下午,用空气炸锅做了蛋挞,超级美味,比蛋糕店卖的都好吃。
这要感谢女儿,原材料都是她从网上买的,李佳琪直播间抢的。
要不是她,我真不知道原来蛋挞可以这样简单做出来,以前看见朋友圈里晒披萨,心里感叹别人的厨艺了得,女儿知道了笑话我说,你就是傻,披萨也有饼胚,只是加了自己喜欢的料。给你个杠杆,你也可以撬动地球。
每一个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我为什么不能用积极的有利的一面去覆盖负面的想法呢?
人还是需要不断学习和觉察的,当妈的更需要这样,因为你影响的通常不只是自己一个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父母孩子间也不能界限不分,强加于人。
担心什么呢?焦虑什么呢?放开手,给她加油就好!
告诉她,不要怕,任何时候,你都有个支持你的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