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群中世纪的修道士聚集在一起讨论一匹马到底有几颗牙齿,由于在任何一部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都找不到答案而僵持不下,这时一位较年轻的哲学家便小声建议道:要不一起去马厩里数一数马到底有几颗牙齿。这时他遭到了全场的鄙视,甚至被赶出了会场。
哲学家罗素也曾在自己的著作中写道:
自十七世纪初以来,人类知识发展的每一步都以抨击某项亚里士多德学说为开端。
与老师柏拉图相比,亚里士多德研究事实胜过探索崇高的理型,但也正因为此,他的学说,无疑将遭受更多的挑战。跟柏拉图认为应该由哲学王来统治世界不同,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家于君王而言,应该是幕僚的角色,为君王提供建议,也因抱持这样的理念,他成为了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
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卷帙浩繁,但是其中被引用频次最高的还是要数他的“最终目的”理论。
事物都在朝着它的最终目的前进。
小孩在认知还未启动的时候很容易觉得马的存在就是用来骑的,农作物的最终目的就是供人类食用,而石头的存在便是方便人们修建住房。有这种想法其实也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因为在小孩眼里,他们看到更多的情况就是成年人其在马背,我们一天三顿吃着农作物制成的食品,还有各种石材建造的高楼大厦。
但是作为成年人,我们应该有更进一步地思考,应该清楚地知道,每一种存在都是它本身,而不为别的目的。
正如罗素所说,十七世纪后的人类知识,都以亚里士多德的某项学说为起点,足见亚里士多德涉猎的学科之广。由此,必然涉及到事务间的因果关系。关于这一点,在此之前的哲学家德谟克里特认为事物的发展主要由其过去的因素所决定,就是说,一种事物之所以是现在的样子,是由它过去的某种特定原因决定的。而亚里士多德却认为这种说法太过注重过去“推动力”的影响,而没缺少了未来可能的“吸引力”对事物发展的影响。因此,他提出了引发事物的四种不同因素——质料,形式,动力及目的。
拿雕像来举例子,石雕像形成的质料因素是制成它的大理石或其它材料。也就是说这些材料本身具有成为雕像的潜能。形式因素则是雕像得以制造的构想,它是雕刻家心中的蓝图。而雕刻家同时也是雕像形成的动力因素,换言之,他是改变大理石或其它材质的原动力。目的因素则是制造雕像的目的,可能是为了取悦某人或是雕刻家得以维生的手段。
事物的潜能
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说法就是:一切行动都是在目的因素的指引下,让材料中的某项潜能得以释放的过程。蛋是鸡的潜能,经过孵化可变成鸡;水则具有变成水蒸气的潜能,通过加热就可让其潜能得到释放。一切事物都是从潜能被激发到实现的过程,直到最后的完美状态才会停止。
但是在激发事物潜能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关注另外一个问题。如果我们讨论的只是一种事物所具有的潜能,那我们跟认知还未启动的小孩并未有本质上的区别,孩子只是指出了事物所具有潜能的一种,我们只是了解了可能具有的其它潜能。但是潜能并不是目的,正如眼睛具有看的能力,却并不是以此为目的。还有一种情况,在自然进化的过程中,瞪羚跟猎豹是一对天敌,猎豹的目的在于追赶瞪羚,因此进化出了强而有力的四肢,而瞪羚的目的在于躲避猎豹,因而其奔跑速度也不遑多让。假如再经过数亿年,瞪羚进化出了尖牙利爪来自我防卫,当猎豹强力的四肢不再具有优势时,这种进化的目的也将不复存在。
生命的目的
虽然潜能本身并不一定是目的,但在研究一件事物的时候,我们更倾向于通过它的的功能来作为切入点,虽然没办法真实得知一件事物的最终目的,但是通过假设一个目的来了解该事物对我们来说要容易得多。比如,知道小刀的目的在于切割,进而让我们更加了解小刀;知道橡树子的目的在于长成橡树,我们更加了解了橡树子。我们也会因此认为能切割的小刀是好刀,而能长成橡树的橡树子便是好的橡树子。
同样的分析方法也适用于人的身上,作为人,如果我们能够明确自身所特有的能力,而且对因为拥有这种能力而所能达成的目标有所认识,才算是对我们自身有所了解。一个人之所以卓越,也会是因为我们的这些功能得以实现。
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尼各马可伦理学》中指出,我们跟其它生物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我们会理性思考,这也是我们的所特有的“功能”。也就是说,人应当过一种完全实现其理性的生活,依据能够最好表达作为人意味着什么的原则。
我们这个宇宙的终极目的是通过熵增达到热寂,但生命本身的存在却是反熵增的,因为有生命我们就会寻求秩序,难道这是宇宙的善行?生命又为何会存在?你知道答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