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大湖大武汉,华中重镇武汉是湖北省省会、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级市和特大城市,我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也是中央军委联勤保障部队武汉联勤保障基
历史上中国城市中被冠以“大”的只有所谓“大上海”和“大武汉”(大汉口)。1938年武汉会战期间《保卫大武汉》这首歌在大江南北广为传唱:“武汉是全国抗战的中心 ,武汉是今日最大的都会, 我们要坚决地保卫着她, 像西班牙人民保卫马德里!”
1927年1月1日,国民政府将武汉设为京兆区,作为中华民国临时首都;1929年一度设立汉口特别市(实际上就是直辖市);1949年武汉解放后,最初由中央人民政府直辖,1950年改由中南军政委员会领导。
中南军政委员会是新中国建立初期成立的直接隶属中央人民政府的六大行政区之一,是管辖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广东、广西6个省的中南地区最高政权机关,委员会驻地武汉市;1954年才改为湖北省辖市。
武汉为什么大?首先取决于其在中国版图独特的地理位置,素有“九省通衢”之称武汉位于中国第一大河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江的交汇处,是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长江中游航运中心,现在高铁网辐射大半个中国,拥有53条境外直达航线,是华中地区唯一可直航全球四大洲的城市,被很多中外朋友称为“东方芝加哥”。
其次,武汉之大还因为其独特的城市格局。历史上武汉曾长期是被长江、汉水这两江分割成的三个各自规模就很大的城市:武昌、汉口和汉阳,清朝时曾设置互不隶属武昌府和汉阳府;汉阳知府和武昌知府都属驻节武昌的湖北巡抚所管辖,同时提督湖北巡抚和湖南巡抚的湖广总督也驻节武昌。
武汉市内江河纵横、湖港交织,水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四分之一。据统计,全市有大小湖泊166个,被称为“千湖之省”湖北的“百湖之市”。曾经相当长的时间内雄踞国内最大城中湖的武汉东湖面积33平方公里,为杭州西湖的6倍,西湖基本上相当于东湖之一隅。
可如今,随着而城市的快速发展,东湖已经屈居第三了;武汉市内的后官湖水域面积36平方公里,超越东湖成为国内第二大城中湖;水域面积47.6平方公里的汤逊湖则上位成为武汉市内目前最大、也是中国最大的城中湖。从飞机上俯视长江从武汉市中心的穿城段只是一条细线,细线里面有个四面被江水包围的点叫天兴洲(长江江心岛),面积为26平方公里,几乎和4/5个澳门差不多大,由此可以感受下武汉大到什么程度。
从历史沿革来看,武汉原本是汉口市、武昌市、汉阳县于1949年5月16日合并而成。在解放前夕,一个汉口市就比当时的北平大。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10月1日,武昌市成立时,市辖区域有66平方公里,而成都在1949年解放时只有29.9平方公里,不到武昌的1/2,加上汉口、汉阳面积,两者相差就更悬殊了!也就是说,解放前后,北平和成都加在一块比武汉还要小。
武汉总辖区面积为“8494”平方公里,这个比“大上海”的辖区面积要大,武汉城市总面积相当于八个香港、二十二个新加坡,称之为“大武汉”真正的名副其实。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麦金利.康韦预测:武汉将是21世纪世界十大超级城市之一,并将其排在全球第二位,且位居中国另一入选城市——上海之前。当然,他这么预测除了基于武汉市从近代到现代城市规模一直超级大以外,还有一个发展潜力就是武汉市从穿城而过的长江、汉水两条大江中坐拥几乎无穷无尽的优质、廉价淡水资源;另外还有无与伦比的区位优势及科教综合水平。世界知名通讯社——法新社派出采访团,对武汉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考察采访后确认:“武汉是中国经济的地理中心”。
当然,武汉市这种“两江分三镇”的格局也给城市发展制造了一些障碍。武汉建成区很分散,被江河湖分割,没有占绝对主导地位的市中心,也不以环线内外区分繁华度。例如,过去都把三环内作为中心城区,可直观比较起来,三环外的沌口、光谷(东湖高新区)、江夏、东西湖主城区比三环内某些中心片区城镇化程度更高。
武汉湖大湖多,长江、汉江分割阻隔,很多地方都是断头路,或者要绕弯走,其实直线距离未必很远,但是很多外地人感觉武汉的城市道路可能是所有城市中最绕的路。所以,更理性的说:武汉的大既不能指市域面积,也不能指建成面积,而是指中心城区所占地面积。因于大江、大河、大湖和山地所占市区面积多,导致了武汉建成面积不多,但占地面积大,即总体容积率较低(单个局部区域容积率未必低,甚至相当高)。而且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导致道路路网不甚畅通,主观上让人感觉武汉更大。
另外,武汉之大还与其独特、深厚的历史底蕴有关。近代洋务派著名人物张之洞在武汉搞的芦汉铁路、汉阳钢铁厂、汉阳兵工厂(“汉阳造”)、国立武汉大学(自强学堂)都是近代中国的洋务经典之笔。直到今天,武汉市大型企业依然比较多,工业门类比较齐全,从大型锅炉、铁道机车到枪炮、轮船、军舰、潜艇等都能制造。
历史上,汉口名列佛山镇、朱仙镇、景德镇等中国“四大名镇”之首,汉口是与天津、上海、广州等城市一样租界分布最多的城市之一,历史上长江、汉江的码头优势对武汉的人流、商流、资金流的集聚贡献也很大。
最后,近代特别是建国后,武汉的综合科教实力助推了“大武汉”的形成。武汉是中国最重要的科教基地之一,拥有教育部直属211及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如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民族大学等院校,还有众多的中科院分支机构和央企研究院所。
这些院校本身占地不小,比如华中农业大学7425亩,华中科技大学6780亩。截止2013年统计数据,武汉在校大学生人数已达130万,雄踞全球第一。武汉已有超越曾经与之并驾齐驱的西安和南京勇夺中国科教第三城的趋势。大学对城市的发展的作用实在是太大,价值是无法估量的,一个大学不仅能带动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在文化、精神、创新创造、人才及其扎堆凝聚等很多方面对城市的影响巨大。
曾经在武汉的周边很多城市流传着一句俗语“紧走慢走,一天走不出大汉口”,极言汉口之大,汉口只是武汉三镇之一哦!现在人们常说“东看西看,一生看不够武汉”。
早年间,武汉的武昌跟汉口、汉阳仿佛三个不同的城市,这三个地方的人互相走动甚至不比三地的市民与周边城市交往更多,情侣之间要么忍受不小这个跨度,要么被调侃为“异地恋”。武汉好多的士司机都是汉口的不跑武昌,武昌的不去汉阳。武汉人找工作特别注意地点,跨江了就顾虑重重,因为往来回家并不比从武汉到周边城市更快、更方便。
如今,整个武汉市市区包括七个老城区和三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市区范围内长江上有8座大桥,汉水上有6座大桥,74座公园,武汉的三环比很多城市的六环都要大很多,让时速让 300 公里 / 小时的高铁围绕武汉跑一圈,需要花上3个多小时 。早在2013年,武汉的铁路客运量就超越北京、广州,达到1.2亿人次,居大中华区第一,也是中国铁路运输的最大中转站。
其实武汉之大,在于九省通衢,在于东南西北,而我独中,在于海纳百川兼收并蓄,在于宽阔胸怀包容杂家......站在更高视角:武汉之大不在疆域,在于大江大河大湖,在于大学大雅大气势。
欢迎交流、分享 敬请关注“山色归读”(如您是潜力简书作者、您有原创好文 ,我帮您无偿推荐!)
“山色归读”之历史、山川、地理系列:
6、南方人和北方人
10、风风火火话贵州
11、闲话“江西老俵”
17、“天府之国”话四川
18、“江”、“河”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