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培养会反省自己的孩子呢?
1.不直接指责孩子的错误
当孩子做错事时,父母不要一味给予斥责,这样易引起孩子的反感,对父母产生抵触情绪,使孩子内在智力的发展受到限制。这时,父母可采用冷静的态度,从侧面引导孩子进行自我反省,明辨自己的过失。
2.让孩子承担犯错的后果
孩子做错了事,许多父母常常替孩子去承担犯错的后果,使孩子觉得做错了也没关系,丧失责任心,不利于培养其自我反省的能力,使他以后容易再犯类似的错误。所以,父母应该让孩子自己去承担犯错的后果,让孩子明白,一旦犯错,将会造成不良甚至严重的后果。
3.正视负面道德的正面效应
给孩子灌输正直、善良、勇敢等正面道德情感,可塑造其美好的心灵,而让孩子体验羞愧、内疚等负面道德情感也会使其受益匪浅,而且羞愧、内疚等负面道德情感与正面情感相比,更能在孩子的心中留下深刻的记忆,促使他不断自我反省,区分好坏、是非、对错和美丑,改正错误。
4.引导孩子预见事物的后果
许多孩子往往比较冲动,想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根本就不考虑后果,而且由于孩子经历比较单纯,能够预见到的后果往往与成人能够预见的不一样。这时候,父母可适当指导孩子,如果孩子无法跟成人一样思考,父母不妨让孩子尝试一下,结果肯定会出乎孩子的意料,这时,孩子就会反省自己的行为了。
️ 因此,当孩子犯错或者不听话时,应让他懂得羞愧和内疚。如孩子做错事或者不听话了,父母可直接平静地指出错误所在,促使孩子自我反省,激发起他的羞愧感和内疚感,以后不再犯此类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