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小贰。
咱今天来聊聊知识付费平台。
坦白说,这是来自一位暂时为非圈内人士的思考,纯属个人观点,片面不足之处还请批评指正。
小贰曾深陷某口译/英语学习平台而不能自拔。但凡和口笔译相关,只要它一开班我就会报,有时2、3个班同时作线,给学校本专业的课程留出的时间都没这么多,反正就是疯狂不加选择地练。
但突然有一天,我跳出那个box、脑袋好像闪过一个灵光。
这么被动地接受知识,我并没有每次全力以赴地去学,更多地时候反而是应付式地完成任务,这样子低效的学习难道是我想要的?
答案自然是大大的NO!
后来我拿到英国某高校offer,就自己尝试着开班教视译。老实说,从学生的角色转换为老师就像是逼着你要从被动地输入知识到主动地输出知识(某S美其名为以输出带动输入),而且还会因此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知识漏洞,转而更加努力提升自己。
但结束一个训练营之后,我就选择了Stop。
我,停了下来,静静思考这两种角色的对比反差,细细沉思比较两者背后的意义。
知识付费平台有其incredible好处:
1、精英/行业高手们、各种老司机(当然整体来说是良莠不齐)能够将其总结的经验传递给其他人、让这些人获得进步成长;
2、虽说次次水平的也开班闹革命,小贰也心急这么闹过一次,但现在转念一想那样子“无非”就是可以赚两个钱、提高影响力、以输出倒逼自己输入,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说,上面所指第一个是满足生理需要(赚钱买点吃喝让自己活下去),第二个是满足尊重的需要,第三个是自我实现的需要。所以这也是能够促进开创平台的各位的成长,也为社会带来积极效应(除非那些是产出黄赌毒等各种消极退步低俗内容的平台)。或许一开始水平次次的,但只要用心、多多刻意练习自然会日见进步。
这些学习平台总体来说会给社会带来积极产出、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受益方更多的是知识提供方和知识付费方,对于圈外人来说倒是构成了他们的一种劣势。或许有人会争论说,这仍旧会给社会带来正外部性,激励/促使圈外人向圈内人看齐,形成正循环。不置可否,这是我们都期望的前景,因为那样的社会更美好。
但是,知识付费平台也有其弊端:
1、有些人或许是打着“学习涨知识”的名义报各种班,但有时只是装模作样、蒙骗自己或他人,他们或许只是想要树立一种时刻学习上进的假象,而实际上却是不学无术、主次不分、并非全力以赴地认真对待主业/那些拓展学习的技能/知识。
2、虽说知识付费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一个创造/满足需求一个嗷嗷待哺/急迫想要成长、一个盈利赚钱一个消费买单,但这背后不可忽视的一种可能性是信息不对称。也就是说这和你去市场/淘宝上买东西一样,卖家不一定会如实将其情况禀明,买家就有可能买来华而不实的产品。
一些平台纯粹是找些某考试高分/某比赛得奖的学生来教课,这些“别人家的孩子”或许真的不会教东西,而且有些真正忙的根本没法给出什么有效的反馈,部分“学生”可能理解有误、选错了练习的方式。这种情况对于受众来说其实是浪费时间,虽说这和买家的甄别能力有关,但毕竟没有一个监管机构来筛选这些网上课程,滥竽充数的现象难以避免。
3、小贰还想指出一种可能性,那就是这些平台的开设或许会加剧社会的等级分化、贫富差距等等。
举例:樊登读书会的目标顶好顶高尚,但他设置的门槛也不算低(年费好像是365),可是“让3亿中国人每年读50本书”难道不会自然地就让其他不是会员的老百姓被孤立、接着更加落后更加无知?或许在某种程度上,你是积聚一群有相似意识形态的人,让这些人更进步更博学;但在另一方面,这也在拉大这部分圈内人和其他圈外人之间的差距、是在加剧社会的不公平。其他付费平台你也可以依次类推,小密圈的“生财有术”早已涨到一千多的会费了,到底是卖家单方炒作还是买方一厢情愿圈外人也不得而知,只是圈内人因为这些平台的存在自然地孤立、淘汰圈外人还是可以显而易见的。
那到底要不要知识付费呐?
免费的东西会让人产生一种白要别不要的感觉,如同《Predictably Irrational》(怪诞行为学)中所提及的zero cost,大家可能一窝蜂地就争相上前去、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占为己有再说,所以很多情况下就把那些本身并不需要的东西拿回家了。而且多数时候人们并不会珍惜这些东西,毕竟无需花费任何成本。若知识平台免费开放,有可能这些资源会被滥用或浪费,因为人如果不珍惜自然也很难认真去学,这或许就没法达到部分优质平台开办的初衷意义。所以这个问题还是留待更有思想力的大家来讨论吧,小贰先行告退了。
最后,再次申明,由于未作深入调查、亦无数据支撑,本文所提及的观点都只是一种可能性,难免有其不合理之处。若您有更深刻的见解,还请指点一二。
小贰接受任何形式的鲜花和板砖,但若不加思索地恶言相向,恕我不予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