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14组+常程+【202002训练营-W2D1-引领性指标】

2.1 R原文

摘自图书:《高效能人士的执行4原则》

下边我们来深入讨论滞后性指标和引领性指标的区别。滞后性指标是对你想要达到结果的衡量指标,我们之所以称之为滞后性指标,是因为在你获得它的数据之时,所有事情都已经发生得到结果了,所以这些指标就总是滞后的。最重要目标中的,到某个时间,从X提升到Y,就是一个滞后性指标,但是最重要目标并非现实世界中唯一的滞后性指标。实际上,在我们的日常事务中充满了无数的滞后性指标,比如说收益率、支付能力、库存数量、住院率、资产利用率等等。

引领性指标就不一样了,它们可以预告结果。引领性指标有两个显著特征,第一,引领性指标具有预见性。这意味着一旦某个引领性指标发生了变化,你就可以根据这个推断出滞后性指标之后会有怎样的变化。第二,引领性指标是可控的,它可以被你的团队所影响,这意味着,你们可以靠自己的力量促使引领性指标发生变化。

【I:用自己的话重述原文】

Why:

滞后性指标只是衡量结果是否达成,实际上结果我们已经提前知道了。会僵化,固化我们的思维方式,从而增加了我们完成目标的内在驱动力,积极性降低,增大我们完成目标的难度。但是在滞后性指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建立有效的引导性指标,通过引导性指标的可预见性和可控的特性,推断滞后性指标的变化,大大提高我们完成最终结果的可能性。

What:

选段阐述了滞后性指标和引领性指标的区别。滞后性指标,提前知道结果,指标具有滞后性。引领性指标能预告结果,指标具有预见性和可控性。

How:

1.  找出滞后性目标,衡量结果是否能达成。

例如:40分钟内,跑完5公里,这是一个滞后性指标。

2.  让结果有预见性,拆分出小目标,设计量化的过程。

例如:拆解小目标,10分钟内,体力充沛要跑1.5公里,10-20分钟,保持均速跑完1公里,20-33分钟,体力消耗,跑完1公里,33-40分钟,冲刺阶段,咬牙跑完0.5公里。

3.  让结果可控,为了完成预见性的小目标,提前设置行动动作。

例如:准备运动手表,记录跑步时间和跑步距离;设定10分钟的手表震动,提醒自己下一阶段小目标;再制定33分钟的手表震动,提醒自己进入冲刺模式。

Where:

当我们为了完成某项任务,完成某种挑战,完成某个计划时,可以用引领性指标帮助自己。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去年10月1日,我和朋有见面聊天。朋友想出国旅行,因为韩国离中国比较近,而且我会讲韩语,所以我们当时约定元旦期间去韩国旅行。但是到了元旦,因为他手里的钱不够,最后也没有去。

反思:

1.当时我们约定元旦期间,去韩国旅行是一种滞后性指标,提前就定好了结果,只是衡量结果能否达成。

2.结果没有预见性,去韩国之前,定几个小目标,手里需要存多少钱?还剩下两个月时间,一个月至少要存1500元。

3.结果不可控,没有考虑到突发的情况,朋友和我的时间不能协调。

【A2:我的应用(目标与行动)】

老一辈的人有定期存款的习惯,会统一把手里的存款去银行一次性存起来。现在,信息时代发展,手机一点,钱就过去,不用那么麻烦。但是现如今,年轻的存款意识却很薄弱。

目标:365天内,用引导性指标,帮助自己完成存款6万元以上。

行动:

1.  找出滞后性指标,结果是6万元以上,衡量结果可以达成。

2.  让结果可预见性,用365存钱法,第一天存365元,第二天存364元,第三天存363元,一次递减…第365天,存款1元,这样一年365天下来可以存款66795元。

3.  让结果可控,开通个人储蓄账户(带有短信提示项目)和工资卡绑定,以月为单位,30天检查一次账户账单和金额是否准确。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