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延安市东南45公里处,有一片三条大川交汇之地,被称为“南泥湾”。1941年春季,八路军一二0师三五九旅进驻南泥湾,实行屯垦,生产自救。2006年5月12日,作为延安革命旧址的一部分,南泥湾革命旧址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3年9月30日下午,前往陕北游览的途中,我来到南泥湾景区内,先后参观了南泥湾革命旧址和大生产纪念馆。目前,这里现存有毛泽东视察南泥湾旧居、南泥湾垦区政府、中央管理局干部休养所、三五九旅旅部、八路军炮兵学校及马坊、九龙泉烈士纪念碑和九龙泉等革命旧址。
1965年以来,当地一直非常重视南泥湾革命历史文物和图片资料的收集整理。1972年至1978年,建设南泥湾大生产展览室。2004年,经过重建后,更名为“南泥湾大生产展览馆”。2021年7月,南泥湾大生产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建筑为二层框架结构,外观呈黄土窑洞形态,象征着延安革命精神。
南泥湾是中国军垦农垦事业的发祥地,也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的发源地。走进大生产纪念馆,迎面是战士开荒的雕塑,上方可以看到毛泽东题写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八个大字。这里以“发展经济,保障供给”为主线,全面展示陕甘宁边区部队、机关学校和工农群众在大生产运动中的贡献。
1.自力更生 艰苦创业
1938年10月,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本侵略军进行残酷扫荡,国民党顽固派实施经济封锁,华北等地连年遭受自然灾荒。陕甘宁边区和敌后各抗日根据地的经济日益困难,开始陷入没粮吃、没衣穿、没被盖、没经费的困境。
1939年2月,在延安生产动员大会上,毛泽东发出“自己动手”的号召,要求部队在不妨碍作战的条件下参加生产运动。1940年冬季,边区外援全部断绝,生产自救成为边区军民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
2.生产自救 共渡难关
在大生产运动中,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领导人带头生产,极大地鼓舞了陕甘宁边区人民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边区机关和学校的工作人员争先恐后,开荒种地,纺线织布,饲养牲畜。依靠自己的双手,满足了生活需要,解决了财政困难。
朱德和身边几个卫士组成生产小组,在王家坪开垦了三亩菜地,成为大家参观的模范菜园。1943年,在边区大生产展览会上,展出了朱老总亲手种的大冬瓜。有一个领导看后当场写了一首诗:“工余种菜又栽花,统帅勤劳天下夸,愿把此风扬四海,逢人先说大冬瓜。”
3.屯田军垦 保障供给
1940年5月,朱德从抗战前线返回延安,发现这里有大量荒芜的土地,便产生了“军垦屯田”的想法。于是,朱德写了一篇《论发展边区的经济建设》,毛主席看后,高兴地说道:“军垦屯田这个想法好,我们的军队不仅是战斗队,还是生产队!”
1941年,八路军第三五九旅进入南泥湾实行军垦屯田,很快成为生产战线上的一面旗帜。随后,驻防陕甘宁边区的第三八五旅、警备第一旅、警备第三旅、骑兵旅、独立第一旅、新编第四旅、第三五八旅、直属炮兵团、教导第一旅、教导第二旅也投入大生产运动中。
第三五九旅在南泥湾屯垦期间,一年一个台阶,不断刷新纪录。1941年,耽误农时,缺乏经验,开荒1.12万亩,只产粮1200石。1942年,开荒2.68万亩,产粮3050石。1943年,初步做到不要政府一粒米、一寸布、一分钱。1944年,开荒达到26.1万亩,产粮3.7万石,在粮食和经费自给的基础上,还积存下来了一年的储备粮。
1942年9月9日,在《解放日报》上,发表《积极推行“南泥湾政策”》的社论,向各抗日根据地推广第三五九旅的经验。随后,毛泽东、朱德等领导人多次亲赴南泥湾考察,给第三五九旅官兵和各抗日根据地军民以极大的鼓舞。
发动和组织农民发展农业生产是大生产运动的一个基本方针。通过减租减息、优待移民、劳动竞赛、改良农作法等措施,提高农民生产热情和效率,使边区粮食产量逐年提高。1945年,边区农民大部分做到“耕三余一”,基本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
在大生产运动中,陕甘宁边区以农业为主,工业、手工业、畜牧业、运输业、商业全面发展,逐步形成机械、纺织、造纸印刷、化学、煤炭、石油、炼铁、兵器、盐和各种家庭手工业等工业体系。
为了展示大生产运动取得的成就,陕甘宁边区举办各种工农业生产展览会,奖励成千上万的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激励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首创精神。劳动光荣,广为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