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一个清晨,小区门口,一对母子。
我们小区的环境清幽,尤其小路两旁的小叶榕长势尤其好,没消几天,树上的胡须又长出一大截。唯一跟美景不相称的就是停靠在路边的车辆,像一只只的拦路虎,张开血盆大口,张牙舞爪的,十分凶悍。
我刚走到小区门口,看见一个小孩,3岁左右。冲着不远处的妈妈,焦急的喊道,“妈妈,妈妈!”
“你先走嘛!等会儿我来找你……”妈妈的声音有些不耐烦。
仔细一看,原来小男孩的妈妈正在和朋友聊天,右肩上还背着小男孩的书包。看来是早上送孩子去上学。小男孩的妈妈聚精而又会神的跟她朋友聊着什么,似乎早就忘了要送孩子去学校的事情。另一头,小男孩则十分焦急的在小叶榕树下喊着妈妈,边喊边跳,看样子,妈妈若再不过来,就要在地上打滚了。
直到我从小男孩的这头走到妈妈的那一头,这位阿姨似乎还没有和她的朋友说完话。看着男孩妈妈脸色凝重,专心致志的样子,投入而又专注。我心里默默的想:“究竟这位妈妈有什么事情,竟然连孩子上学的事情都可以这么不紧不慢,甚至可以无视孩子的呼喊。”
我突然意识到,好像中国的妈妈们一旦遇见朋友时,往往只顾和朋友专心说话,很容易遗忘掉一旁的孩子。妈妈们会立刻进入一个聊天角色中,仿佛她和孩子是两个世界的人。在孩子看来,此时跟妈妈更像是陌生人。
这算早上出门的一个小插曲,其实这也让我想到了自己的母亲,经常也会这样。
逢年过节回老家,茶余饭后总会陪老母亲散散步,出去遛个弯。可是,经常会是这样的一个景象。她明明和我走在一起,走着走着,遇见一熟人,便会停下来和对方聊天,对我则会不闻不问,不管不顾,剩我一个人在风中凌乱。那个时候,我觉得自己是异常的孤独,更像是她们之间“第三者”。
孩子的心灵是很敏锐而同时又缺乏安全感的。或者说人是害怕被抛弃或者害怕孤独的。我和那个小孩一样,面对这样的情景,大脑传递出来的一个假信息就是:被抛弃了。所以那个孩子会在哪里一个劲的喊妈妈,而我也觉得心里落差一下好大,甚至有一种感觉,这个人为什么要来破坏我和妈妈的散步和聊天,讨厌至极。
妈妈是和孩子亲密接触最多的人,孩子也会更多的依赖妈妈。可是妈妈有时候一些无意识的举动,会伤害到孩子心理。像现在,我妈妈再让我陪她散步遛弯,我心里已经有严重的心理障碍了,心理极不情愿,但又不得不去。
家庭教育中,我们往往弄反了一个规律。孩子还是孩子时,父母把我们当大人教,当大人看待。孩子的言行要和大人同一高度。孩子长大成人之后,父母又将成年的孩子当孩子孩子,导致家庭矛盾丛生。
如果那个妈妈在那一刻把孩子当孩子看,小孩也不至于会在那里大呼小叫,一副伤心绝望的样子。所以,我们的父母需要再细心一些,再细心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