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暑假,孩子三岁半,父亲检查出肝癌,我一边陪伴父亲,一边准备考研,那段日子是我人生中很艰难的一段时光,我不想放弃难得的一次离职学习,准备考研的机会,那是我实现梦想,摆脱当时糟糕生活的一线希望。
同时,肝癌晚期的父亲已时日不多,我希望能多点时间陪伴他,可我又没办法总是面对那种无力痛苦的感觉,所以我就常常在回大学备考与回家陪伴父亲两者之间跑来跑去,期待这样能缓解一点我焦虑不安的感觉。
那个时候我与伴侣的关系已经变得很糟糕了,我们常常没办法正常沟通,他喜欢用发脾气来解决问题,我为了息事宁人,很多时候选择沉默,压抑。
想离婚的念头不止一次的冒出来,不敢让病重的父亲看到我的无奈与伤感,我的忍耐让他的脾气日趋见长,我们很快进入了婚姻的死寂期。
因为内在底层深深的恐惧与不安全感,我希望他能像一颗参天大树一样,给我和孩子遮风挡雨,只是与我一样有个惊吓内在小孩的他显然满足不了我对他的期待。
于是,我把希望与期待从他的身上收回来,开始放在自己身上,一边带孩子,一边读研,08年暑假,我顺利读研。
如今十一年过去了,再回想那段为梦想奋斗的日子,竟然是我生命中最难忘的时光,虽然很辛苦,因为充满希望,却一点也不觉得苦。
如今,当我终于可以放下这段亲密关系,准备重新开始一种新的生活时,我选择了通过身心灵成长来改变目前对工作又嫌弃又依赖的状态。
我好像重新回到了那段备考的生活,充实,紧张却又充满焦虑与压力,我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会在身心灵成长方面,达成自己想要的目标。
曾经我想考研可以改变我的人生,离开那段糟糕的亲密关系,结果没能离开,如今我想通过身心灵成长离开这份又依赖又嫌弃的工作。
尽管嫌弃的对象从人变成了物,希望从读研变成了身心灵学习,但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逃离不满意的生活现状。
这难道就是我生命的基调吗?因为不满足现状,想要逃离,便努力拼一把,企图改变自己的命运,希望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而我想要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我能想象出来未来的自己是什么模样吗?我在跟随自己的直觉与意愿去过生活吗?如果有一天我离开了,我会留下遗憾吗?我能为这个世间留下点什么呢?
当这些问题从我的脑海中一一冒出来的时候,我想到了周梵老师,她不正活出了我想要的感觉与生命状态吗?
当我可以活出自己的天赋与热情,找到自己的使命感,对世间万物充满平等心,慈悲心与大爱的时候,我就可以联结到宇宙的高能量,活出那个绽放的自己,成为光与爱的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