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儿时的年味‖那些珍藏在心底的回忆

     

图片发自简书App

      浓浓的年在皑皑白雪中渐行渐近,年是一道槛,也是一道线,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也是一个普通的日子,只因我们赋予了它特殊的内容故此成为特殊的日子。孩子们在翘首中企盼年的到来,我们却在为年的不经意到来而感叹,光阴似箭,韶华远逝,转眼间孩子已经长大,转眼间长辈已经头发斑白,转眼间我们也不再年轻。回首过往,那些关于年的记忆慢慢走来……

      扫尘是忙年的开始,我们家是在过了小年之后,每次扫尘先要把家里所有的家具都挪到院子里,再用木棍绑上笤帚,把屋内所有的墙壁、顶棚打扫一遍,我对扫尘是很期待的,因为每次都会从从床下,大橱后收拾出很多找不到的沙包、溜溜珠、粉笔、贴画等物品,那种失而复得的惊喜会让自己把每一件物品都洗的干干净净收拾起来,现在每当自己在老屋里看到这些儿时的玩具时都会想起那曾经无忧的童年。

      儿时的年,是对美食的向往,是对年集的向往,在我们农村,每年年货的置办主要是赶年集,通常临近年前的农历二十一集、二十六集会持续到下午4点左右,已经放假的我们跟着父母赶年集是非常兴奋的,买新衣,买对联,买年画,买桃树枝子,买碗筷,买青菜,割猪肉,一个年集下来会来回好几趟,中午如果来不及回家做饭,还能吃上一顿集市上的炉包,碰上父母心情好,再买上几枝糖球,更是把这个年集变成了孩子们所最向往的地方。

      做各种面食是准备年货的重要环节,也是我所喜欢的,因为这时我可以自己做各种花样的面食,有花、猪头、鱼、可以由着自己的想象尽情的做。卡花是需要用到面卡子,通常有鱼卡子、元宝卡子与桃卡子,如果谁家有漂亮的卡子会被全村借着用,每当这时我们这些孩子便会在各家穿梭,借送漂亮的卡子。但是蒸供养用的大馒头,枣山,圣虫孩子是不能插手的,因为担心蒸出来不好看。馒头做完后,便开始蒸各种包子,有菜包、豆包、米包、糖包,当这各种各样的面食都做完后,家里的大缸小缸也放满了,而这些面食,通常能吃到正月十五。

      打冻也是每年所必须的,通常有猪皮冻,猪蹄冻两种,把猪皮与猪蹄洗干净,配上大葱、八角、大姜,水适中然后放在炉子炖烂乎后,如果喜欢带颜色的就加上酱油,让其自然冷却后就会变成透明诱人的固体冻,做好的冻要放在温度较低的地方,家里来客人后切上一大盘,颤颤巍巍的,让人食欲大开。

      过年的美食最让人难忘的是猪肉灌的香肠,因为只有家庭条件比较好的人家才会灌,我所解馋的方法就是每年去干妈家拜年的时候,通常她都会切上自己灌的香肠、火腿、自己煮的牛肉、猪肉,灌肠的香甜与柔韧会让我一直咀嚼,舍不得咽下,多年后我一直能记着当时吃完后的那种满足感,而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些曾经的美食已经拿不上伺候客人的饭桌,那种觉得某种食物特别好吃的感觉也只有才已经中去找寻了。

      儿时的年,是三十这天的忙碌,是除夕夜的热闹与亲情。真正的年是在三十这天,一大早,妈妈忙着做各种供养用的食物。供养用的接年饭是在闷好的米饭放在碗里,上面插好大枣,再放上菠菜,因为当时的条件下只的菠菜是绿色的青菜,现在已经换成了油菜,取有财之意。其他供养用的是把米饭上的大枣换煎好的豆腐片、绿豆丸子,有把白菜叶蒸熟后里面放上切好的韭菜,煎好切成段的卷煎等。而这个卷煎也是我最喜欢的,每次供养完后用蒜泥沾着吃,是绝对地美味。结婚后,在婆家吃不到,于是妈妈每年都会给我留着,其实想吃的话,平时也可以做,但就象是一种仪式感,觉得那是只有过年才可以吃到的美食。

      妈妈在忙美食,我们就忙着贴对联、贴福字、挂财神、这一切都准备,下午开始上坟的鞭炮声便揭开了庆祝的序幕,我们这里的风俗是要吃两顿饺子,下午的饺子里面就是普通的馅,除夕夜的饺子是团圆的象征,要在里面包上钱币,大枣,豆腐、糖,年糕,并且要先包,簸箕放置,钱币寓意财源广进,红枣寓意红红火火,糖块寓意甜甜蜜蜜,豆腐寓意年年有福,年糕寓意步步高升,对于这些,儿时的我们最希望吃到的是钱币了,如果没有吃到就会不停歇的吃,直到吃出一个钱币为止,而每当这种时候都会把自己吃撑着,因为父亲兄弟多,所以我们家每年除夕的饺子都是一大家子人从爷爷家开始,然后是我家,二叔家,四叔家,三叔家在东北,回来后就在爷爷家,放鞭炮,下饺子,供养天地完毕后一大家子人盘腿坐在炕上,那浓浓的亲情伴随着下饺子时的热气而变得沸腾,吃过饺子,每一个小辈都要给长辈磕头拜年,而作为孩子的我们最兴奋的就是收压岁钱了,时隔这么多年,每当想起儿时的年除夕总是忘不了那份一家人在一起的热闹与亲情。

      除夕夜这一晚上,通常都是不睡觉的,大人们通过会打打扑克,孩子们则在大街上不停的穿梭着放鞭炮,放烟花,捉迷藏,写到这里又想起了村里的一位老奶奶,但却想不起她的容颜了,因为她没有儿子,女儿又不在身边,所以每年三十的时候,我会去帮她包饺子,人生或许就是这样,每一个人都是一颗尘埃,百年之后都终归尘土,所以把在人世的每一天都过得有滋有味才是最重要的吧。

      初一一大早全村人就会全体出动,每家每户的拜年,每当这时大街上,胡同里到处都是欢声笑语,一句过年好,浓缩了大家一年开头的美好祝福,录音机里播放的财神到的歌曲更是把大街小巷的热闹推向了高潮。从初二开始就要开始走亲访友,请新媳妇,是我们这里的习俗,过去一年中新嫁到村里的媳妇是会被每一家都请去的,是一种礼节,也是为了让全村人都认识,通常都是一天吃好几家,只是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这种习俗,那种淳朴的感情是不掺杂任何杂质的,只是村里男女老少表现热情的一种方式。

      儿时的年,就这样周而复始的在童年里走过,在刚看到这个题目时不知道从何处下笔,而此时却又是停不下笔的节奏,原来这些印在生命中的东西不是已经忘记,只是安静的躺在心底的某个角落里,一旦被打开记忆的闸门就会如洪水一般奔涌而出。那份童真的回忆也因此而变得弥足珍贵,永远珍藏在心间!

#羽西X简书 红蕴新生#。

活动传送门:https://www.jianshu.com/p/ee05f7eff678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5,386评论 6 47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7,939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1,851评论 0 34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953评论 1 27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971评论 5 369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784评论 1 28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126评论 3 39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765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3,148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744评论 2 32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858评论 1 33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479评论 4 32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080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053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78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245评论 2 35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590评论 2 343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