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自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起,这片古老的大地,便开始孕育一代又一代的人。不过,独居生活属实,有点孤单。于是,血缘相近的宗族或氏族开始抱团,形成一个个小团体。这些小团体就叫做“部落”。这些部落中有三个地表最强:黄帝领导的姬姓部落,炎帝带领的姜姓部落,以及蚩尤带领的九黎部落。由于大家谁也不服,所以蚩尤找炎帝、黄帝约架,发动了战争。但毕竟双拳难敌四手,蚩尤以一敌二,最终失败自己的部落也被炎帝、黄帝吸纳了。三大部落互相融合,由此形成了华夏民族的雏形,所以我们也被称为“华夏子孙”。战胜蚩尤后,黄帝统一了中原,成为天下之主。后来黄帝老了准备退休,就传位给了孙子颛顼。颛顼又传位给了帝喾。帝喾又传位给了儿子尧。
上面如果有不认识的名字的话,可以在上面的图中找一找
“父死子继,兄终弟及”,这期间实行的便是这样的血统继位制度。但是等到尧要传位时,他就想整点不一样的,于是她并没有选择自己的后人,而是传位给了德才兼辈的舜。这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禅让制”。再后来,舜老了又禅位给了禹,而语之所以能够继位,是因为它治水有功,那它究竟立了多大的功呢?这就要说回尧治理天下的时候,当时中原地带洪水泛滥,庄稼、房屋遭受严重破坏,百姓流离失所,愁苦不堪。尧心想:这不行啊,有问题咱得解决啊!于是他任命鲧(gun)来治水。鲧用在岸边建设河堤的涨水法,短暂缓解了中原严峻的水患。可这洪水来势汹汹,水越积越高,鲧至水历时9年都未能彻底平息这场水患。在鲧制水失败后,鲧的儿子禹继承了洪水治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