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昨天我们学习了《不管教的勇气》,这本书中的重要观点:教育的目标是让孩子学会自立和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今天学习一种颠覆你认知的全新的育儿方式“既不批评也不表扬,”也许有人要问,既不批评也不表扬孩子,那就等于对孩子不管不教了吗?
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也包括我,我当时在儿子不学习不听话,总是狠狠的批评孩子,我从小接受的理念就是"严是爱,宽是害,不管不教要变坏,”我认为严厉的训斥和责骂,能够使孩子变得听话,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
它只能起到表面作用,短暂的控制了孩子的行为,孩子并没有真正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下次再遇到同样问题,孩子还是会犯错,家长还会日复一日的批评孩子,就这样无休止的循环下去!
既然经过批评后的孩子,仍没有改变自己的不良行为,那就说明批评根本不是一件好的育儿方式。
而孩子在做错事后,明明知道自己会被批评,但还是会做出一些 挨批评的事情。
在作者看来,孩子如果规规矩矩做事,一般是得不到父母的关注和回应的,但如果做一些令父母头疼的事情,就会得到父母的关注,哪怕换来的是批评和指责。
其实父母的批评确实见效比较快,但孩子停止自己的行为,只是因为害怕父母,并不是真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如果一个孩子长期受到的是父母的批评指责,他就会胆子越来越小,做什么事都怕出错,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会变得消极懦弱,从而会给今后的生活带来不良的影响。
批评孩子治标不治本,作为家长我们更应该去发现孩子真实的一面。
通常在大人眼里,小孩子是经验不足,会让人不放心的,总想着批评指正孩子,比如孩子总看电视的话,家长会说“别看了,快去学习吧”,孩子把玩具弄得到处都是,家长会说,“看你把房间弄得这么乱,快去收拾”。
其实父母过多的训斥和唠叨反而会适得其反,导致越不让孩子干什么,孩子偏偏就要做什么。
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其实都是渴望被重视的,孩子也不希望自己是个可有可无的存在。
比如在有两个孩子的家庭中,父母肯定会关注在学习上方面比较优秀的那一个,那么其他的孩子就会认为自己没有得到父母的关注,于是就会通过引起麻烦的方式来得到父母的关注,这便是为什么学习好的孩子不让父母操心,学习不好调皮捣蛋的那个孩子难管教的原因。
一个真实的故事,表妹家有两个孩子,老大是女儿,学习一直很好,而且特别有大姐的样子,不仅学习好,而且还非常懂事,经常帮妈妈做家务活。
而他的小儿子就不那么省心了,每天调皮捣蛋不说,还总是惹事生非,不是今天搞坏人家玩具,就是明天和人打架了。
面对儿子的种种行为,表妹简直是无法忍受,她也希望儿子能够懂事,能够像姐姐那样学习好,将来有出息。
于是表妹不停的唠叨,总是让他向姐姐多学学,有一天表妹跟儿子大吵一架之后,儿子一气之下竟然说你天天说姐姐好,说我这儿不好,那儿不好,你干嘛要生下我?干脆不要我这个儿子得了,明天我就离家出走!
表妹听了儿子的话,顿时愣住了,心里不是滋味儿,却不知道如何是好。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他自己的特点,虽然姐姐懂事好学,但是弟弟性格外向,聪明好学,没必要非要像姐姐一样安静、认真学习。
作为父母,就应该发现孩子真实的一面,调整好心态,不要一味着要求孩子成为我们想要的样子。
每个孩子都是上天赐予父母最好的礼物,都是无可替代的!
虽然孩子小的时候,适合父母生活在一起,但是不久的将来孩子会变成独立的大人,离开父母独自生活,到了那时候,即便是想跟孩子吵架,恐怕也没有机会了!
作为父母都希望孩子能拥有一个好的人生,那什么才是好的人生呢?拥有月入过万的金饭碗?落户在繁华的大都市,娶妻生子过幸福的日子?还是一直在追梦的路上?
今天的解读稿的作者说了,这都应该是孩子自己去决定的事情!
可有几个家庭的父母,也包括我,是完全听从孩子的想法的呢?大多数父母包括我,依然会左右孩子的决定,甚至去逼白他们做决定。
曾经有这样一个扎心的故事,一个单亲家庭长大的女孩,从小是个乖乖女,又听话又干净,特别懂事,她每天穿的衣服都是由妈妈帮助挑选的,兴趣班是妈妈决定的,用的东西是妈妈买的,什么事都是妈妈决定。
就这样女孩子慢慢长大了,顺利考上了大学,后来听从妈妈的话考进了当地的法院,得到了稳定的工作。
也许在别人眼中这个女孩一直很优秀,很懂事,现在又有了稳定的工作,一辈子不用愁,真叫人羡慕!
可谁知没过几天,女孩患上重度抑郁症,早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其实这个女孩喜欢画画,当初包考专业时想成为一名美术老师,可深深被妈妈逼迫去学了法律,她的一生都是妈妈决定的,她一直都是在为别人而活,才会有这么悲惨的结局!
父母担心孩子的人生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如果你的目标和孩子的目标不一致的时候,请优先考虑孩子的目标,因为孩子的人生就应该由他们自己做选择,父母不应该干涉孩子将要面临的课题!
家长们也包括我总是认过度关注孩子将来的事业,认为没有好的工作就不能有好的前途。
其实不是这样的,如果一个孩子选择了不喜欢的工作,每天度日如年,对生活失去兴趣,那将是多么悲惨的事情。
而如果孩子选择了喜欢的事情,哪怕再辛苦,他的内心也是充满了欢乐和力量!
今天老师也说了,孩子有选择自己人生的权利,家长无需过多干涉,我们只需要在大方向正确的前提下,提出合理的建议即可,这样孩子也会感受到被父母尊重,他们的内心会更有力量去面对未知的一切,即使他们的选择最终是失败的,他们也会有强大的动力,东山再起!
孩子每天健康平安快乐的活着,难道不就是父母最想看到的吗!
所以说我们不要再替孩子操心那么多了,让孩子拥有自己喜欢的人生才是父母最该做的事情!
今天的内容分享到这里结束了,明天我们将继续学习,“既不批评也不表扬”育儿方式中的不表扬孩子,会发现孩子表扬太多也不是件好事儿,为什么呢?让我们期待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