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市/岭松

        我喜欢逛早市,因为那里弥漫着浓浓的生活气息,渗透着熟悉的乡村味道,时常让自己感到一种归属感,一种贴近感,一种真实感。

        小区周边的这个早市并不大,每天来卖早餐的、卖蔬菜的、卖海鲜的、卖水果的都相对固定。固定下来的摊主大都有一个案板,上面罩一个凉棚,太阳晒不着,下雨淋不着。早市的边缘有一些地摊,大都是附近村民自己种的一些蔬菜,她们只是坐着一个马扎,沐浴在阳光里。地摊摊主在岁数上比固定摊主大了很多,七老八十的样子,脸一律的古铜色。固定摊主大都是奔着发财致富来的,多少带点生意人的气质,面色也相对的红润,穿着也干干净净的。地摊摊主大都是来这里换点零钱,补贴一些家用,一脸的沧桑和不易。

        我每天从东湖转回来的时候,太阳已经很高了,整个早市已经非常热闹,人群熙来攘往的。时间允许的时候,我会和她们聊聊家常,问问家里的情况,也问问地里的情况,似乎是在找回老家儿时的样子。

        早市上卖葱油饼和豆腐脑的小两口最为红火,一直忙得不亦乐乎。每次去买的时候,都要等上几分钟,我时常耐心地端详着她们忙碌的样子。女的五大三粗,男的瘦弱矮小,从外形上看,女的足足能把男的装进去。但她们之间似乎又是和谐的,配合也相当默契,女的负责烙饼,男的负责切饼、上称、盛豆腐脑,分工非常明确,有时又相互补缺。

        来吃早歺的人,似乎和她们都很熟络,估计大都是常客了。前天早晨,我去买饼的时候,遭遇了狂风暴雨,便躲在她们的遮阳伞下避雨。从聊天中得知,她们两口子每天都是两点多起床,开始和面、拌馅、煮豆腐脑,在家做一些准备工作,四点多钟就要赶到市场上来,一直忙活到九点多钟。她们说干这一行虽然很挣钱,但挣得都是辛苦钱。其实也没有多累,就是每天两点多起床这一点,绝大多数人是受不了的。夏天还好一些,冬天就有些遭罪了,从暖暖和和的被窝里爬出来,是需要很大毅力的,一天两天还可以,天长地久这样就不易了。她们说,她们干得很踏实,活得也很踏实,靠这个小买卖,养家糊口、礼尚往来、办点小事是绰绰有余的,这样活着就挺好。

        偶尔的时候,我也会去买两笼杭州小笼包。卖小笼包的只有一个女人,四十岁左右的样子,已经在这里干了十多年了。靠卖小笼包,她买了房、买了车,而且还有一些积蓄。她一天早晨能包一百五十多笼,每次见到她,鼻尖上都是沁着微微的汗。她的动作娴熟的很,双手一捏就是一个,逐渐升华成了一种艺术。在等包子的时候,我时常会赞美她两句,每每这时她的脸上就会堆出一种温暖的笑,泛起一片红晕,好看了很多。

        每天早晨我都会去买一点地摊上的蔬菜,品种虽然不多,量也不大,星星点点的,但都是时令蔬菜。前几天,早市上的黄瓜非常的鲜亮,大嫂说刚从架上摘下来的,黄瓜上面的刺还带着,头上的小黄花还开着,我买了五条共五元钱。我问大嫂有微信吗?她顺手从包里拿了出来,我扫了一下,输上金额和密码,然而点了确定。当转身要离开的时候,大嫂喊住了我:还没叫呢?我正欲拿手机给她看,这时她的手机叫了:微信收款五元。她笑了,我也微微笑了一下!

        每天从早市出来的时候,一种淡淡的情绪一直包裹着自己,似乎要把自己拽回到那个乡村、那片土地,那里有我熟悉的味道,有我魂牵梦绕的情节……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去年春天,因为拆迁,家门口的早市被取缔了,永久的消失了,让周围很多老住户感到怅然若失,总觉生活缺少了点东西,因为早...
    永远是我阅读 647评论 1 7
  • 初夏,是一个美好的季节!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声夏令新。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每天早晨出门的时候,整...
    山东田夫阅读 2,074评论 38 92
  • 珠海早市很有点象我们乡下的物资交流会,只是规模上没那么大,但热闹程度一定不会比交流会低。 这次有机会去珠海学习,学...
    我悦我写阅读 1,564评论 0 7
  • 中午在食堂吃完饭,我看天气阴着,但不会下雨,就想溜达着去菜市场看看。 不到两公里的路程,步行还算合适,但因为路边不...
    握瑜阅读 395评论 0 2
  • “天蒙吐白之际,人梦如幻。浮雾从生,胧胧间出没鬼怪,化作人形,神态举止,皆学尘世。来往熙攘推搡,叫卖四起,其间以珠...
    闻人歌Emily阅读 460评论 0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