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伟大抗战精神 共绘乡村发展新篇

烽火岁月虽已远去,伟大抗战精神却如不朽丰碑,矗立在民族精神的高地。作为乡镇基层干部,我们身处乡村振兴的第一线,脚下的土地曾见证过不屈的抗争,身边的乡亲们延续着坚韧的品格。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唯有将抗战精神中的核心要义融入基层工作的肌理,方能凝聚起推动乡村发展的磅礴力量。

以赤诚爱国为底色,坚守为民初心不动摇抗战精神的核心,是深植于心的爱国情怀。当年无数中华儿女为民族存亡挺身而出,用生命诠释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如今,这种情怀转化为基层干部“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在乡镇工作中,爱国就是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首位,把乡村的发展进步扛在肩头。无论是政策落地时的细致解读,还是民生保障中的周到服务,亦或是发展规划时的长远考量,都需要以爱国之心为指引。它要求我们在面对利益抉择时,始终以大局为重;在处理矛盾纠纷时,始终以公正为要;在推进工作落实时,始终以实效为尺。这份赤诚,让我们在基层岗位上始终保持清醒的方向,不为私利所惑,不为困难所惧。

以顽强奋斗为路径,勇担发展使命不懈怠抗战的胜利,是在艰苦卓绝的奋斗中铸就的。从白山黑水到南国丛林,中华儿女凭借顽强不屈的意志,在逆境中开辟生路。这种奋斗精神,在今天的乡村发展中依然是不可或缺的动力源泉。乡村振兴不是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它需要破解产业发展的瓶颈,攻克基础设施的短板,化解治理中的难题。作为基层干部,我们当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每一项工作。产业发展中,要勇于探索适合本地的发展模式,不畏试错;环境整治中,要敢于啃下硬骨头,不避繁琐;民生改善中,要善于倾听群众呼声,不辞辛劳。奋斗的姿态,体现在日复一日的坚守中,体现在面对挑战时的迎难而上中,更体现在追求卓越的执着中。

以团结协作为支撑,汇聚共建合力不停步抗战的历史雄辩地证明,团结是战胜一切困难的重要法宝。当年,各党派、各阶层、各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构筑起抵御外侮的坚固长城。在乡村治理的实践中,这种团结精神同样至关重要。乡村的发展离不开干部与群众的同心同德,离不开各方力量的协同配合。我们要积极搭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平台,让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让村民群众主动参与乡村事务,让乡贤能人贡献智慧力量。通过凝聚思想共识、汇聚行动合力,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良好局面。无论是产业发展的规划实施,还是乡风文明的培育弘扬,亦或是基层治理的优化提升,都需要团结的力量作为支撑,从而破解发展难题,推动乡村持续进步。

伟大的抗战精神,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宝贵财富。作为乡镇基层干部,我们要在传承中践行,在践行中传承,让爱国的情怀、奋斗的精神、团结的力量,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实际行动,在新时代的乡村大地上,书写出更加精彩的发展篇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