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暮尔尔,烟火年年,春节时我再度回到乡土,我将课本尘封于书柜,逃向了厨房的几尺天地,让炊烟萦绕着我的身影,我在时光里找路,用柴米油盐感受着舌尖上的温情
自幼我便在小山村里长大,物质虽不匮乏但也很少吃山珍海味,而萦绕于我记忆里的便是那一碗红烧猪肝,那时清早爷爷提回的一袋猪肝,就是我一整天的快乐源泉。除夕的月夜,年夜饭的主角依然是红烧猪肝:奶奶将猪肝切片,接着起锅烧油,将油预热后,从锅边下猪肝,微煎至边缘棕褐且稍焦后迅速捞出,接着便下蒜与肉沫爆炒,至5分熟时加入猪肝,水,酱油与盐,微炖5分钟便可出锅。
推杯换盏间,我不禁想到最近几年妈妈也常为我做红烧猪肝,明明是奶奶亲自指导,但味道不是咸了就是淡了,总是少了几分记忆里的浓香。或许在无数次的起锅烧油里,在无数次的加盐洒水中,奶奶每次都不小心洒下了名为爱的调味料,每次很少,但在细水长流中,那舌尖上的红烧猪肝才成为了那个能激发起惊奇,诧异,冲动和温暖的神奇食物。那一碗碗猪肝,如同一条涓涓流淌的小河,以滴滴浓汤汇聚了点点的爱,它也是一条彩色光缆,为我的未来的人生源源不断地输送着爱的电压。那些年的日子里,奶奶把爱浓缩在一碗猪肝里,将世界化为一个在厨房炒菜的背影
烟火向星辰,所愿皆成真。春节时分,于舌尖的旅途上,奶奶用灶台间的烟火升起,用柴米油盐间的汁涌酱出,将亲情变成了寻常的风景,我在刀起菜落间,也终究于舌尖尝到了温情的绵密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