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自己的人生画一个高度

    2011年,我第一次参加国考,了解国考的人都知道那是名符其实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我的心态和大多数人一样,逢考必试,过不了还有下一次。用这种心态对待一场严峻的选拔性考试结果可想而知,即使这样还是有很多人去试一试,都以为老天会突然瞎了眼把机会给这个不努力的家伙。

    那一次考了多少分我都没印象了,打酱油心态可见一斑。紧接着,我报名参加了省考,有了前一次的失败,我开始稍微认真了一点,我觉得不学习肯定不行,于是我认认真真开始看书做笔记,看新闻。这一次总分考了125,行测57申论68,可惜距离面试分数差两分,那时的我考不上也没有高考落榜般的沮丧,毕竟没有付出百分之百的心血,这么强烈的竞争考上才奇怪呢!即使用心准备了也未必能考上,况且以后的考试还有很多。核心就在这里,我根本没有认为自己有考上的能力。

    我们大多数人喜欢事先给自己要做的事情下结论,给自己画一条线,这条线很低很低。跳蚤能够跳的高度是自己身长的数十倍,不过当用杯子盖住它,过一段时间再拿开,它就只会跳到杯子的高度了。

    有自知之明是好事,明白自己的能力和极限能够让自己少做无用之功。不过,过于贬低自己的能力或者不尽力尝试挖掘自己的潜力,就很难有进一步的提升。

    了解自己能力最好的方法不是即兴做出判断,而是去尝试和经历。通过尝试才能清楚地确定自己能做什么事,不能做什么事,这样才能有目的地努力做好能做的事情。这些有目的的努力会拉大你和同伴的差距。

    如果从没有尝试过,经历过,仅凭道听途说的艰难给自己画一条线,那就可能失去获得成功的机会。你有没有在潜意识里将身边的人划分三六九等,并且把自己放在了三流人群里?

    有人说的是对的,年轻最大的资本是拥有更多尝试的机会,在摔倒之后可以有更多的力气爬起来。虽然如此,现实中的我们还是会过早地给自己的人生画一条线,这条线很低很低。问题可能就在这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的设备是iPhone5s) Sky Force出了十周年纪念版,一款让我爱不释手的好游戏,玩了两遍。于是乎,想...
    Ginny阅读 21,090评论 1 3
  • 我和刘艳老师认识了多年,中国最厉害的思维导图高手,去年还获得了世界思维导图大赛的总冠军。他终于出书了。 这本书非常...
    显梅阿卡西记录阅读 9,345评论 1 1
  • 前段时间听了喜马拉雅FM上金融界名人陈嫦芬老师的《芬解上班族》系列,其中她讲到时间管理时大概说到:真正忙的人没有时...
    梅庄少主阅读 3,169评论 1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