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待俘虏,历来是“兵家必争之事”,这里面涉及太多衍生出来的问题。即便是一直秉承优待俘虏政策的军队,处理战俘问题也有着太多的艰难,最直接最难面对的便是这句话一一“兵,就算下了武器,那也是兵。”
这种问题,一直困扰着军事家,当然他们当中,也有很多人交出过答案来,但总不尽如人意,比如那白起。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白起“杀神”之名,只怕在中国历史之上,也算是一种特色了。
白起(?—公元前257年),《战国策》称他名为公孙起,战国时期秦国郿县人。白起这个人呢,杀的人实在太多,但他仍能凭借着其军事才能力压天下群雄;《千字文》中将他与王翦、廉颇和李牧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被列为四将之首,《千字文》曰:“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
白起的相貌很有特色,尖头小面,双眼有神。他行事果断,分析事情透彻,意志坚强。《世说新语笺疏·上卷上·言语》引严尤《三将叙》:平原君劝赵孝成王受冯亭,王曰:“受之,秦兵必至,武安君必将,谁能当之者乎?”对曰:“渑池之会,臣察武安君小头而面锐,瞳子白黑分明,视瞻不转。小头而面锐者,敢断决也;瞳子白黑分明者,见事明也;视瞻不转者,执志强也。可与持久,难与争锋。廉颇为人,勇鸷而爱士,知难而忍耻,与之野战则不如,持守足以当之。”王从其计。
俗话说的好,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过,秦国算是个极富有的“婆婆”。白起出生时,大秦的国力强盛,已经敢于向别的诸侯国亮肌肉。到秦昭王的时代,就更不得了。昭王十二年,秦国开始图谋天下,但秦国虽强,此时却无良将,白起虽然出身不贵,但为人所荐,入了秦昭王的眼,自此一路平步青云。
秦昭王十三年(公元前294年),白起为左庶长,率军攻韩国新城(今属河南伊川县西)。
秦昭襄王十四年(前293年),韩魏组成联军守崤函,以期阻秦东进之路。在丞相魏冉的推荐下,白起升任左更,出任秦军主将,意图力抗韩、魏二国。白起赶赴前线后,避实击虚、先除弱后击强的策略,以主力兜断韩魏联军后路,以骚扰的手法击打联军主力及其后方守军,并逐渐控制了联军供给的线路,韩魏联军终于抵抗不住,至伊阙被围,魏军主将公孙喜遭擒杀。此战白起的秦军共斩首24万,占领伊阙及五座城池。《史记·卷七十二·穰侯列传》:“昭王十四年,魏厓举白起,使代向寿将而攻韩、魏,败之伊阙,斩首二十四万,虏魏将公孙喜。”至此,白起威名传遍天下,也因军功而升为国尉。
秦昭襄王十五年,白起任大良造,举大兵强攻魏国,魏国屡战失利,被白起攻破魏城六十一座,魏国再无能力卡住秦东出崤函之路。
秦楚丹阳、蓝田之战后,楚国势弱,渐服从于秦。前282年,楚顷襄王得合纵家,生出复仇之志,遣使臣联系各国,策划合纵伐秦,此举激怒了秦国。
前281年,白起来了,楚军难以为敌,楚割上庸、汉水一线以北的土地求和。前280年,秦国的白起又来伐楚,夺邓等五城池(今属襄州)。
前279年-前278年,白起率军深入楚国腹地,进攻楚国鄢(今湖北宜城东南)、郢(今湖北江陵西北),重创楚军主力。秦军在鄢城遭到最顽强的抵抗,白起决水灌鄢城淹死楚军及城中百姓数十万。然后沿长江东下攻陷楚国国都郢,取得最后的胜利。楚国被迫迁都,国力受到极大削弱。秦国以郢为南郡,封白起为武安君(能抚养军士,战必克,得百姓安居,故号武安),白起名震天下。
秦昭襄王三十四年(公元前274年),秦国围了韩国,白起受命打援,于华阳(今河南新郑北)大破赵、魏联军, 掳获韩、赵、魏三国大将,斩首十三万,魏将芒卯败逃。又与赵将贾偃交战,溺毙赵卒二万人。
前265年,白起攻韩国陉城,陷五城,杀人五万。
前263年,白起占韩国野王(今河南沁阳),阻断上党。韩桓惠王欲割上党郡求和,但冯亭恶秦,使了个移祸江东之计,将上党归附赵国。赵孝成王与平阳君赵豹、平原君赵胜和赵禹商量,平阳君知道这是祸水东引之计,不愿接受。但平原君、赵禹二人主张接受,觉得这是天上掉馅饼的事情,就算秦国白起来攻,还有老将廉颇顶着,也就不怕秦国的武力。赵孝成王于是接受了上党郡,封冯亭为华阳君,并派廉颇驻军长平(今山西省高平市西北),以御秦军。这就是秦赵长平之战的开端。
公元前261年,秦遣大将王龁攻韩,图谋上党,顺便攻赵。廉颇布三道防线与秦军对抗:空仓岭防线,丹河防线,及百里石长城防线。防线东西延续数十里,兵力星罗棋布,互相连接。第一次遭遇战后,赵国前锋被斩,空仓岭被破,失重镇光狼城,不久,第一道防线全线崩溃陷落。秦军势强,赵军失利,廉颇调整战略,全军收缩至丹河以东,以逸待劳。老将不老,战略调整过后,秦军再猛烈的攻击也无法拿下廉颇的第二道防线,后面损兵折将,两军对峙三年有余。但这三年的消耗战,让赵国不堪重负,据《战国策·齐策二》载:“秦攻赵长平,赵无以食,请粟于齐而齐不听。”赵王急于结束战争,存了侥幸心理,用“纸上谈兵”的赵括换下了老将廉颇,意图在决战中一举击溃秦军。适逢秦换上了武安君白起。
白起以诱敌之计,假意败退,引赵括率军团来追,中途分兵奇袭赵军后方,击破百里石长城,断其补给,终于以有利地形,凭弱势兵力,强围赵国四十万大军。白起以骑兵将赵军冲为三段,使之首鼠两端。秦昭襄王得讯,大喜,全国动员,调十五岁以上男子入军,并亲赴河内督战,倾全国之力,欲吃掉赵国这四十万大军。赵兵无援军,又断粮四十六天,军心动摇,甚至杀人而食,赵括兵败如山倒,率兵突围,为流矢所中而亡命。赵军大败,四十万赵兵投降。《史记·卷七十三·白起王翦列传第十三》记载:“武安君计曰:「前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乃挟诈而尽阬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後斩首虏四十五万人。赵人大震。“白起使诈,把赵降卒40万全部坑杀,只留下240个年纪小的士兵回赵国报信。长平之战,秦军先后斩杀和俘获赵军共45万人,赵国上下为之震惊,从此元气大伤,一蹶不振。
长平之战后,白起本欲灭赵,但秦相应侯范雎从中作梗,没能成行,二人因此结怨。
同年九月,秦再发兵攻赵,时白起得病难以行走。而后秦军攻赵损失惨重,秦王令白起前往,白起分析厉害,不愿前往,但架不住秦王催促,终于前往,后遭范睢陷害,被秦王赐死。《史记?卷七十三》:“至杜邮。秦昭王与应侯群臣议曰:「白起之迁,其意尚怏怏不服,有馀言。」秦王乃使使者赐之剑,自裁。“
白起拿起剑自刎时,仰天长叹道:“我到底有什么过错竟落得这般结果?”过了一会说道:“我本来就该死。长平之战赵国投降的士兵有几十万人,我用欺诈之术把他们全都活埋了,这足够死罪了。”白起随后自杀,时为秦昭襄王五十年(前257年)十一月。《史记?卷七十三?》:“武安君引剑将自刭,曰:「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良久,曰:「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阬之,是足以死。」遂自杀。武安君之死也,以秦昭王五十年十一月。“《战国策》记载为白起离开咸阳七里时,被秦昭襄王所派使者绞杀。白起的副将司马靳也一同被赐死。
白起被赐死后,诸侯列国都举杯庆贺,《后汉书》曰:“昔白起赐死,诸侯酌酒相贺。“而秦国人都同情他有功无罪而死,大小城邑都祭祀他。《史记》:“(白起)死而非其罪,秦人怜之,乡邑皆祭祀焉。“
后世对白起的评价趋于两极。白起是一名卓越的军事将领,在远古的冷兵器时代,他一生攻城七十余座,杀灭近百万敌军,无一败绩,使诸侯闻风丧胆。据梁启超考证,整个战国期间共战死两百万人,白起所杀人数就占二分之一。白起卓越的军事才能被中国历朝历代所称颂,但他藐视生命、滥杀无辜的行为则招致普遍的非议。
司马迁对于白起的军事才能给予极高的评价,他在《史记》中称白起用兵:“料敌合变,出奇无穷,声震天下。“”南拔鄢郢,北摧长平,遂围邯郸,武安为率。“唐代赵蕤称赞白起:“胆力绝众,材略过人,是谓骁雄,白起、韩信是也。“杜甫在《入衢州》中称赞白起:“门阑苏生在,勇锐白起强。” 明末清初唐甄说:“白起、赵奢、乐毅之属,神于用兵,所向无敌。”
白起为秦国居功至伟却落得个被迫自杀收场的悲惨结局,许多人都对这位军事天才的死感到惋惜。
秦末义军将领陈馀评价白起:“白起为秦将,南征鄢郢,北坑马服,攻城略地,不可胜计,而竟赐死。”西汉大臣谷永感叹白起之死:“昔白起为秦将,南拔郢都,北坑赵括,以纤介之过,赐死杜邮,秦民怜之,莫不陨涕。”唐太宗所作《金镜述》中感叹道:“白起为秦平赵,乃被昭王所杀…乃君之过也,非臣之罪焉。”
对白起的负面评价历朝历代不绝于史书。白起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策略,在战争中大肆屠杀战俘,尤其以长平之战后活埋40万赵军降卒最为残忍。
西汉的哲学家扬雄批判白起:“秦将白起不仁,奚用为也。长平之战,四十万人死,蚩尤之乱,不过于此矣。”班固在《汉书》中评价白起:“若秦因四世之胜,据河山之阻,任用白起、王翦豺狼之徒,奋其爪牙!,禽猎六国,以并天下。穷武极诈,士民不附,卒隶之徒,还为敌仇,猋起云合,果共轧之。急城杀人盈城,争地杀人满野。孙、吴、商、白之徒,皆身诛戮于前,而国灭亡于后。报应之势,各以类至,其道然矣。”魏晋何晏评价白起说:“白起之降赵卒,诈而坑其四十万,岂徒酷暴之谓乎?”宋太祖赵匡胤曰:“此人杀已降,不武之甚,何受享于此?”
白起死了。一代勇将白起,为了秦王的霸业杀人无数,但最后还是被迫自杀——这或许就是所谓的报应之势,是耶非耶?
这个世界上,再难出现另一个白起这样的“杀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