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这样的场景:一到周末,家里就像战场,父母和孩子各执一词,家务和学习成了导*火索,一点就炸?
妈妈抱怨孩子不帮忙做家务,地板永远擦不亮;孩子则反驳说作业压力大,希望父母能理解一下。这场景,是不是听着就头疼?
其实,这背后藏着亲子沟通的大问题。今天,咱们就来聊聊,怎么让家里少些“战火”,多些和谐。
家务与作业的“拉锯战”
想象一下,周末的早晨,妈妈一脸无奈地说:“这周末家务大扫除又要开始了,你能帮我把地板擦得亮闪闪的吗?”
孩子呢,头也不抬,手里翻着厚厚的作业本:“这周作业堆成山,你能帮我写个千字作文给我看看?”
妈妈笑了,带着点调侃:“说得轻巧,千字作文是那么好写的吗?”
孩子也不甘示弱:“那你以为你那地板就那么容易擦得亮闪闪?”
这对话,是不是听着耳熟?在我们身边,这样的“拉锯战”几乎每天都在上演。
父母觉得孩子不懂事,孩子觉得父母不理解。其实,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家务或作业本身,而在于沟通的方式和态度。
沟通不畅,问题升级
为什么明明是为了家庭和谐,却总是闹得不欢而散?
原因就在于,双方都没有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
妈妈只觉得地板需要擦,却忽略了孩子也有自己的压力;孩子只觉得作业多,却没看到妈妈辛苦操持家务的不易。
就像吴一钶有个朋友家的孩子,一提到做家务就满脸不情愿,总说:“我学习已经够累了,还要我做家务?”
而朋友呢,也是一肚子委屈:“我忙里忙外,就希望你也能搭把手,怎么就这么难?”
其实,这背后是缺乏有效的沟通和理解。
换位思考,妙招来袭
那怎么办呢?
其实,很简单,换个角度,换种态度。
妈妈可以试试这样说:“宝贝,妈妈知道你作业多,很辛苦。但是,家务也是家庭的一部分,我们一起分担,好不好?你擦地板,妈妈给你做蕞爱吃的点心,怎么样?”
孩子一听,心里肯定乐意多了。
孩子呢,也可以换个方式表达:“妈妈,我知道家务很累,我也想帮忙。但是,这周作业真的很多,我能不能先集中精力完成作业,然后再帮你擦地板?”
这样的态度,妈妈听了也会心疼,自然会理解。
具体案例,见证改变
就拿吴一钶邻居家的小杰来说吧,以前一提到做家务就躲得远远的。
后来,妈妈用了这个妙招,跟小杰说:“小杰,你帮妈妈扫扫地,妈妈就给你讲一个你蕞爱的故事。”
小杰一听,立马来了精神,扫地扫得可认真了。
妈妈也信守承诺,讲了一个精彩的故事。从那以后,小杰对家务的态度就变了,不再觉得是那么枯燥无味了。
再比如说,吴一钶有个同事家的孩子,作业总是拖到蕞后一刻才写。
同事呢,就跟孩子约定:“你每天完成作业后,妈妈就陪你玩半小时的游戏。”
孩子一听,写作业的积极性高多了。同事也发现,孩子写作业的效率提高了不少。
吴一钶,助力亲子沟通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个理念“学思嚼,嚼思行,行思导,导思教,教思创”了。
就像是一个亲子沟通的桥梁,帮助父母和孩子更好地理解彼此,找到共同话题。它教会我们,沟通不是单方面的诉说,而是双方的互动和理解。
比如,“导思教”里有个“角色互换日”,就是让孩子和父母互换角色一天。孩子体验父母的一天,父母也体验孩子的一天。这样一来,双方都能深刻体会到对方的不易,沟通起来自然就更加顺畅了。
还有“家庭会议制度”,每周开一次家庭会议,大家围坐在一起,分享一周的喜怒哀乐,讨论家庭问题,共同寻找解决方案。这样的家庭会议,不仅增强了家庭的凝聚力,还让亲子沟通变得更加有效。
蕞后,吴一钶给家长你一个思考:
思考:
你家里有没有这样的“战火纷飞”时刻呢?
你是怎么处理的呢?
有没有试过吴一钶分享的妙招呢?
快来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和看法吧!让我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让家庭成为蕞温暖的港湾。
【PS1】如何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和内驱力,点我头像——简信——“圈”,一起探讨更多家庭教育、亲子沟通等话题
【PS2】如果你关注孩子专注力如何提升的问题,欢迎转发,点我头像——简信——“专注”,得《如何在不经意间提升孩子专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