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二十六章,原文,译文,自解

【原文】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译文】
厚重是轻率的根本,静定是躁动的主宰。因此君子终日行走,不离开载装行李的车辆,虽然有美食胜景吸引着他,却能安然处之。为什么大国的君主,还要轻率躁动以治天下呢?轻率就会失去根本;急躁就会丧失主导。

【自解】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自解:重为轻的根本,失去了重,轻就无根可依,变为飘萍。静能胜躁,统治战胜躁。

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自解:所以君子,行走时,不偏离自己的根本,不忘本,虽然有各种吸引诱惑,但却保持超然而处。

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自解:为什么有一万辆兵车的国家君主,认为自己比天下还重?看重轻的,便失去了根本,急躁,便不可为君。。。

此章解的非常不好。。。求指教。。。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