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老王的小女儿考取了大学请客,一群老同学相邀一同去参加升学宴。
成江没有车,于是在微信上问关系不错且有车的老同学阿华,坐他的便车一起去。成江知道阿华和老王关系很好,别的同学不去没关系,阿华一定会去的。
记得去年老王的父亲七十大寿,成江本不想去的,而且他也不知道老王父亲过生日,两人虽是同学,却是泛泛之交,和老王之间没有人情往来,去不去都问题不大。
结果那天,同学阿华夫妻俩将车开到自家门口,相邀去参加老王父亲的寿宴。能让阿华妻子去参加宴席的地方,肯定关系特殊。成江想,阿华妻子是外地女子,一般很少参加同学之间的聚会的,更别说去同学家参加寿宴了。
正当成江在家静候着阿华的车辆来接他时,却意外收到阿华的微信“实在没空去,你自己想办法去吧!”
成江有点纳闷,阿华今天怎么啦,好朋友家有喜事,他怎么会不去呢。幸亏时间尚早,成江想想别的要去的同学大都开车走了,靠人不如靠自己,还是骑自己的摩托车去吧。
到了宴席现场老王家,许多同学都来了,并已坐好位置只等开席了。
成江寻找到自己熟悉的同学那一桌,刚好还差一个人,他落了坐。和同桌同学互相寒暄打个招呼,才和与自己关系不错的同学聊老王女儿考的哪所大学。都夸老王命好,虽说生的是四朵金花,却个个模样俊俏,而且还才华出众。这不连小女儿都考上大学了。
老大老二都已出嫁,嫁的人家都不错,而老三也正在谈婚论嫁。据说老王家的三女儿前两年就和阿华的儿子在谈恋爱呢。老同学压低声音和成江说。
原来是这么回事,怪不得去年阿华夫妻俩那么热情来参加寿宴,敢情是要攀儿女亲家啊。
可是今天阿华居然没来参加老王女儿的升学宴,那么只有一个可能,他们做不成儿女亲家了。
这时邻桌两个女人的对话飘进他们耳朵,“谁说分不清楚,你是不熟悉呢。看,那泡茶的两个是他们家老大和老二,那写礼薄收礼金的是他们家老三和老三女婿。”
“听说这老三女婿家是省城的,家庭条件很不错呢。”另一个女人道。
“是呢,老王家四个女儿,只有这老三最调皮,前两年谈了一个本地的,长得比这个帅气,两人都快订婚了,后来认识了这个省城的,就和那个断了。和这个才认识一个多月就订婚了。”大嗓门女人压低声音说。
“啧啧啧,现在的女孩真现实,都往有钱人家家里去。怪不得现在许多农村小伙子标标致致,难结到婚。”两个女人掰着手指头算着村里还有多少个二十四五岁以上的男子没有成家的人数。
成江也没心思去听俩女人嗑叨了。外面响起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要开席了。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时候就是这么微妙而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