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教育,要让生命徐徐打开。
现代教学好像总是和教育连在一起的,但又现实好像总会把二者剥离开来。教学往往失去了“教育性”。
我们不能不回溯教学的本源,回溯教学的最初起点。最初的起点是什么?我们不能不重视。教学面临的对象是人。那最初的起点就应该是个体的生命。刘教授说,要关注教学与个体生命的关系。从个体完整成人和教育性教学的角度看,教学要承担两项任务:一是引领人们关注更高的存在和使灵魂变得美善的力量;二是切实地帮助人们更好地筹划或改良生活实践。我非常认同这样的任务归结。
教学的本质就是积极促进个体完整成人。教学究竟为何而生?教学一定要关心人。教学要关心究竟把人带向何方。
是啊,我们真的要思考教学对于个体生命的意义,思考教学何以敞开个体完整成人的路径。
“教学的任务不是直接告知学生应当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而是要提供种种素材与支持,以扩展学生的经验和交际范围,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思想世界,从而让其获得自由思考和行动的能力,并在平衡思想世界与未来社会生活的实际行动中,实现自我生命在更高意义上的统一”,反思我们教学,对任务的设置可能太浅淡了,更多的就是应试,功利。
教学要给予学生一个好的思想世界。太有共鸣了。教学要指向一个真善美的思想世界,以能够促进个体生命的自我提升、自我转换和自我完善为目的的。
作为教育人,“教育”这两个字,我们的认知太浅太浅,我们必须要好好建构自己的教育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