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26日星期二 天气:晴转阴
彼此都是伤害(原创)
年迈古稀的老人,喜欢住在下乡农村老家,离不开世代耕种的土地,可以常到自家一亩三分地看看自己的庄稼,留恋自己的四邻八家,可以经常在一起聊一聊家常话。
孩子都已成家立业,在城里安家,建议父母也搬到城里居住,起码省却了来回奔波,可以在一起,免得时常打电话牵挂。可是,老人不肯,说:过不惯城市生活,没有熟悉人聊天,还要爬上爬下。
天冷了,再次建议搬到城里居住,居住较近,彼此来往照顾生活方便。女儿欣欣强烈要求老人住她家,三室两厅,儿子没有跟她住在一起,就夫妻俩,平时,都上班比较忙碌不在家。老人不愿:许是怕劳累女儿,常说:他们都上班,没人陪着说话。老人喜欢住在小儿子家,孩子多,孩子小,儿媳没工作,全职保姆,可以整天在家陪伴他。再说,儿媳比较勤快,比较听话,让做啥就做啥。
女儿欣欣说:孩子正在学习阶段,这样整天人来人往,说话唠嗑,乱糟糟,耽搁学习。老人不这样认为,小儿子不说,儿媳不讲,也不能勉强来人住谁家,图的就是老人高兴。
在经济方面自然不会亏待弟弟:老人退休金随他花,哥哥姐姐每次都是钱是钱,东西是东西,钱都不少花,孝敬老人应该,实际都归与弟弟家。
放假过年,有了时间,每天都是电催欣欣!前去,吃饭,说话,尤其客来客去,说话自然免不了陈年旧事,破谷子,烂芝麻,不是评价这家不是,就是说说那人不好。不读书,看不懂电视的农村人就是这,没有信息来源。一天两天还可以,时间一长,就清楚知道:糊涂不讲理,顽固不化:不是创着这家,就是伤着那人,全然不知。提醒,总是回答说:俺没说啥。
曾提示欣欣,老人在弟弟家,别带着样子孝顺,今天鸡,明天虾,蔬菜,猪肉,衣服穿着送到家。过年一天不落,全去父母所在的家。时间已长,必然矛盾爆发,果其不然,前天气愤愤回家,气死我啦,老顽固,理不清理表,吵吵我。这一定是欣欣与父母吵架。
父亲:这次都怨你,要不是你装好人,菩萨,慷慨出资给他(小弟),他怎么就尽管潇洒。
弟弟:车就是借给别人啦,你说怎么吧!人家怎会有你说的那么坏,是人渣?
母亲:你有多少钱,给买这买那,我们不稀罕,放着一点钱怕啥?
原来是欣欣借钱给弟弟买了一辆车,在欣欣名下,本意弟弟喜欢,让弟弟自己开。欣欣本人也不会开,自己用车叫自己亲弟弟,方便到家。可偏偏弟弟借给这个,借给那个,有事没事兜风潇洒,不出事便罢,出事车主事大。欣欣想起来后怕,想劝劝弟弟,弟弟不听话,反遭一顿埋怨,自己出钱图的啥?越想自己办事越窝囊,急向谁发?
曾劝多次,孝敬老人应该,照顾同袍没错,关键要再亲再近要保持一段距离,若是一味无私奉送,否则,一旦送的少了,不及时,就会出差,闹翻,人财两空。这就是升米恩人,斗米仇人的道理。我们帮助应该帮助之人,要雪中送炭。万不可,帮助不需要帮助的人成习惯。
人与人之间如同刺猬之间,彼此取暖,远了没有效果,近了彼此就是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