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

当前垃圾分类遇到哪些难以解决的问题?

1、科学规划的设计(对标上级要求过高与操作实际有很大一段差距)

2、终端处置设施设备不完善

3、居民群众参与率不高

4、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转运、分类处置,每个子项目之间缺少机械化协同,并没有实现机械化操作,人工投入大。

- 有哪些问题最终归结于制度、哪些归结于技术、哪些归结于缺钱?

  制度问题具体体现在体系的管理与政策的执行落实上:管理方面——九龙治水、政策落实执行上——政企不分、政府、企业、居民(群众)各自职能与责任不清晰与明确。政企“大包大揽”自我感觉良好的唱着“独角戏”,砸金培育“优秀案例”博眼球现象在各地上演,却忽略了这样的案例是否能长效运行。(资金的投入与垃圾分类所产生的价值不成正比)

技术问题具体体现在目前设施与设置的研发与制作联系实际少,操作性难得到执行层面的认可,各环节机械化程度不高。

  资金问题具体体现在各级财政预算与垃圾分类标准及各地区实际不成正比,按照实际财政能力统筹各地区财政预算。

- 城市垃圾分类中,政府、企业、物业、居民分别扮演怎样的角色?

居民:是垃圾的产生者也应该是垃圾处置的付费者,垃圾合理处置关乎居民的自身利益与栖居环境甚至于子孙后代。(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与认可演变成自觉参与,从中获得“归属感”与“成就感”是垃圾分类的决胜的关键因素)

政府:政府牵头、落实公共服务职能,做好企业与群众的服务工作。具体可表现: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各方责任,为收费提供法律支撑,加强宣传引导与监督、监管职责。

企业:运营及盈利模式创新,培育自己的“核心”技术(不如说积累自我的实践经验),融合各环节(属地的从业保洁员、盘活现有的基础设施、找好下游或者配套服务的终端去向,个人认为企业做大做强不是由政府决定,而是有市场自然的准则控制,垃圾分类作为一个新行业,新行业的做大做强也肯定不能规避企业前期“吸金”的原生罪,大浪淘沙走到最后还能坚持着的就是成功与胜利。)

  作为企业来说个人认为垃圾分类的赢点在于“全链条”(政府付费、居民群众收费、分类回收有费、增值服务补费)的打通,当然还有我们大家都关注的“特许经营权”。

物业:个人认为最大的“难点”,好像找不到强有力的抓手,依靠业委会力量估计比较容易操作。

- 如何解决政府内部多头管理和相互配合的问题?

  垃圾分类牵涉的相关部门甚多,个人认为各属地政府应该成立此项工作的组织、协调工作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牵头负责,组建专业、专门负责此项工作的队伍,同时需要融合社会力量(高校、专家学者、媒体、NGO、宗教团体等团队的智慧)来群策群力、边整边改完善各项政策落实的细节),当然,这个机构就必须有统筹与协调联系各职能部门的权利,如同我市蓝天办一样。

  只有这支机构能够牢牢的把握住垃圾分类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才能真正的形成合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垃圾分类已经实施多年,但能真正实现垃圾分类处理的城市又有多少呢?今年2月,北京市提出在部分领域实施垃圾强制分类,同...
    你弟路过阅读 1,794评论 0 2
  • 铁锤猫猫阅读 936评论 0 0
  • 1、人不经历痛苦,就永远无法体验幸福的可贵。 2、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积极主动,以始为终,要是第一,双赢思维,知...
    婉儿_0655阅读 2,144评论 0 0
  • 十二月的北方和想象中一样冷,独自走在校园的小道,四五级的西北风刮在脸上,微微有点刺痛。手提电脑,孤独的听着你从不知...
    放飞的萌妹子阅读 2,454评论 3 5
  • 心灵鸡汤看太多了,会引导你心智不够成熟。 人嘛,总是当局者迷 旁观者清。当结束才真正发现那些没有做好,那些没有真正...
    花信娱人阅读 2,14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