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晓雅总忘不了那张照片,是在三十一岁的大弟婚礼上拍的,甄妈妈和亲家并排站在甄家老屋门口,俩人脸上盛满幸福的笑。但是,还是有些不一样:在甄妈妈的眼里,甄晓雅蓦然发现一滴晶莹。
甄晓雅记得那是个冬日,西斜的阳光像一束舞台的追光,笼罩了甄妈妈的脸庞。于是那滴没有溢出眼眶的泪珠就愈发在甄晓雅心里晃啊晃的。
也忘不了小弟婚礼上,甄妈妈坐在高高的彩台上,当小两口低头弯腰,深深地鞠下那个象征感恩的躬时,她失声掩面的样子,还有她淹没在婚礼现场的鼓乐和嘈杂中的哭泣声。
后来,甄晓雅在一次次翻看这张照片时,耳畔依然回荡着甄妈妈清晰的哭声,那声音发自肺腑,来自心脏最深处。甄晓雅记得那是个初夏,蓝天白云喜气洋洋,当时的她正站在彩台一侧,透过音乐透过人声透过梦幻的彩色泡泡,她目睹了那一刻。
甄晓雅知道,甄妈妈的眼泪不是因为骄傲,甄妈妈的的哭声也不是为了自己。她的哭声和眼泪是给甄爸爸的,那个在黄土下安静睡眠的灵魂。甄晓雅似乎听见她哭声里喃喃的絮语:他爸,你就安心吧!孩子们都成家了,我总算帮你把这些要紧事儿都办完了。
媳妇们前后脚进门,又前后脚给她滴里搭拉生了嫩瓜样儿三个小孙子。儿女们也还争气,都知道挣钱过日子,能扒拉进嘴里一口饭。
这么多年来,甄妈妈盼啊盼,盼的就是这一天。六十多岁的甄妈妈突然间返老还童了一样,整日里精神头十足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眉心眼角都是笑意,那时候常挂在甄妈妈嘴边儿的一句话是:我再也没心病了!
按理说,接下来的甄妈妈就可以悠哉悠哉尽享天伦了吧!不是的。农村妇女甄妈妈是这样一个人,不知道“我”是什么,在她的字典里没有“我”字儿。
日常一个做饭,随着年纪增加甄妈妈的味觉退化,炒菜时放盐越来越多,惹得孩子们纷纷给她提意见。
一段时间之后,甄晓雅突然发现:咦!妈妈做的饭不糇嗓子了,咸淡正好。难道是她的味觉又恢复如初?甄晓雅兴奋地问甄妈妈。她手里干着活儿头也不抬地回答:“现在做饭放盐,我吃的淡的时候你们吃着刚刚好。”原来如此!原来孩子们吃的津津有味时她吃着寡淡无味。
但是你若不问她也不说,你问了她她也没当回事儿。看着儿女们闷头吃她包的饺子炒的菜。用她的话说:一个个撑的脖子都要系条绳绳儿了,这是她最开心的时候!至于她吗,她自己无所谓的。
甄妈妈除了脚不沾地儿干活,心里还时时惦记着儿女的日子,她最不愿看见的就是儿女们夫妻不睦。
她最了解自己的儿子,儿子的缺点:大儿子脾气坏,小儿子是懒蛋。
见了大儿子的面没别的,不管他听进去听不进去都要叨叨几句:“改改你那臭脾气!三十多岁的人了还急眉赤眼不像话。你说,静敏跟着你容易吗。对静敏好些对丈人丈母娘好些。别老吊吊着个脸!没人喜欢你这样!”
面对小儿子,还是忍不住的叨叨:“勤快些,别老惹媳妇生气,进门就给你生个大儿子。人呀,要知足!还有,小小年纪不能光知道享受,要折寿的。”
叨叨劝说又在其次,她更要身体力行。小儿子甄一鼎结婚不久就生了小孩。他们还是孩子自己再带个孩子,气儿自然少不了。
那年入冬后甄家姊妹好意接她来市里过冬。她打算住甄一鼎家,没想到推门进屋只见一片狼藉,椅子横七竖八,衣服四处散落,木地板上积了一层灰,大脚印子像蜡染。进厨房喝口水吧,一提暖壶,空的。只好自己烧水喝,水烧好了找不着水杯,好不容易找着了,端起水杯喝口水吧,杯壁黏腻能把嘴唇揭层皮,端起杯子细看才发现杯子也是脏的。
甄妈妈最见不得屋子剌剌塌塌的,就是在老家,她再忙,也把巴掌大那个小屋收拾的利利索索的。所以,气儿没喘一口甄妈妈就开始收拾屋子。
甄妈妈是个闲不住的人,走到哪里收拾到哪里,到谁家给谁家里里外外收拾个干干净净。更何况此情此景,一百多平米尘封已久的屋子渐渐让甄妈妈收拾的露出了眉眼。紧接着就是择菜做饭,做好了晚饭等儿女们回来。
晚上睡觉,甄妈妈发现甄一鼎两口子各睡各的房间,儿媳玲玲带着孩子一个屋,儿子自己一个屋。自打进了门,甄妈妈就发现玲玲肿泡着个眼,一鼎呢总皱着个眉头,满脸藏不住的疲累和不开心。甄妈妈是过来人,进门那一刻早就觉得不对头,现在更是明镜儿一样,她懂事地想:孩子们不是不欢迎我,这是小两口闹别扭!
隔天晚上,甄妈妈就把小孙子要了过来,并且呵斥甄一鼎让他回大屋睡觉。后来跟甄妈妈拉家常说起那几天,她担忧地说,一鼎两口子那就不像过日子的样儿。甄家姊妹知道,天不怕地不怕的甄妈妈最怕什么。
也是从那晚上开始,小聪聪就跟着奶奶睡觉了。谁知正赶上聪聪秋季腹泻,一天十八遍地拉稀。整天的,除了给他擦屁股就是洗裤子。再过两天,聪聪姥姥也来看外孙子。甄一鸣一家跟甄一鼎住一个小区,也时不时地过来坐坐。
那一阵儿,甄妈妈晚上带小聪聪,白天收拾聪聪止不住粑粑的臭屁股,还要收拾屋子,然后做七八口人的饭。甄晓雅偶尔去看望,甄妈妈说有点头晕。甄晓雅知道她有高血压,就劝她注意吃药,注意休息。反正老毛病了,大家也不以为意。不过,甄晓雅坚决认为,只要来了市里离开了老家老妈就没那么累,她就是享福了。甄晓雅私下想:带孙子虽然受点儿累,她也是开心的。虽然也做家务,但比在老家要清闲许多吧!
可是,大约十来天后!甄妈妈突然抱着小孙子回老家了!这是怎么了!这个不通情理的老太太,大家心疼你让你在市里暖暖和和过个冬,你偏要跑回又累又冻的老家去,这是唱的哪出戏。甄家姊妹集体搞不懂,理解不了。唯一的感觉是,人老了脾气怎么也怪了!再三恳求,甄妈妈雷打不动:就是不来市里过冬!
又是很久很久以后,甄晓雅再次再次追问。她才如实相告:“那几天我累,我呛不住了!”一个不知道累的老人居然说累,一个不知道累的老人居然说呛不住了!甄晓雅听了瞬间无语,她突然才意识到:甄家姊妹已经习惯了甄妈妈的操劳,并且认为这都是她分内的事情,甚至忘了她会累她会受不了。
然而,儿女们又能回报她什么?甄晓雅发现,甄妈妈什么都不需要,她们唯一能回报的,也许就是那首歌唱的《常回家看看》。甄晓雅还记得,那个小长假,在她撺掇下,小妹甄晓娴和她姐俩带着各自的孩子回老家看望甄妈妈。
母女几个难得相聚,真想一家子坐下来清清静静吃顿饭。可是,不行。甄妈妈必须先给工人们做好饭。为了分担她的操劳,甄晓雅从菜店儿买了两条鱼鼓捣着给自己家里人做,甄妈妈给工人们做,母女俩同时做好了饭。
工人们在餐厅吃,她们一家人在院子里吃。甄晓雅从厨房端着刚熬好的鱼往外走时,顺便看见甄妈妈给工人做的午餐,看了个目瞪口呆:猪头肉,凉拌菜。热腾腾的烙饼飘着酥香。这伙食比她特意做的红烧鱼还好!
甄晓雅突然就觉得自己的厨艺很糟糕,埋怨甄妈妈:要知道你做这么多好吃的,我就不做了。甄妈妈尴尬一笑。她就这样一个人儿:委屈自己可以,委屈自己坦然。甄晓雅还明白,她做如此丰盛是怕工人小心眼:以为我们背着大家吃好吃的。她是否还怕,她们因此不好好工作呢!这种想法一定是有的。
而实际上,甄晓雅姐儿俩主要是想和甄妈妈坐在一起,一家人能团团圆圆吃顿饭。多简单的事情,但对于老甄家来说却是弥足珍贵。
那天中午的主食是馒头,甄晓雅就着馒头吃鱼。甄晓娴坐她对面,看甄晓雅一副陶醉的样子,小妹甄晓娴的眼睛越睁越大,终于脱口而出:“姐,馒头有点儿不新鲜。你吃不出来?”
“怎么啦!”甄晓雅没所谓地回答她:“又没坏掉,能吃。”
“刚才,帅帅把馒头泡碗里,我吃了口觉得不新鲜。”甄晓娴看着甄晓雅弱弱地回答:“你别吃了。”
这次轮到甄晓雅惊讶了,她望着甄晓娴:“别吃了!为什么!”
“别吃坏肚子了!”晓娴关心地看着她。
甄晓雅看着对面的妹妹觉得出奇地陌生:“妈妈天天吃的就是这个!难道你不知道!”
其实她还想说,有时候妈妈吃的比这个还糟糕,你居然不知道。为什么?我知道你不知道。你又不是没回过老家,你也不是没见过这个伙食!甄晓雅很奇怪,同一个妈妈,同样的伙食,她发现了而晓娴没发现!甄晓雅真的不知道怎么会是这样,她突然无名火起冲着小妹道:“奥!你怕药着帅帅了!你别吃,我吃,我就是这样跟着咱妈长大的。”
甄晓娴哭了:“姐。我不是这个意思,跟着咱妈,我,我真没记得吃过这些。”
“是啊。”甄晓雅见此情景冷静下来,顿了顿她默默说:“其实,咱姐儿俩之间是有代沟的,你出生在咱家最发达的好时光……”只听甄晓娴又说道:“我记事起,就是爸爸在外挣钱,妈妈照顾我们,每天把我和一鼎收拾的利利索索打整的漂漂亮亮,我们想吃什么她就给我们做什么。
你还记得不,咱们家也总是干干净净的,妈妈一边打扫卫生一边教育我们说:要想家里干净,厨房和厕所是重点。这两个地方干净了别的地儿才干净。到现在我还是照着妈妈的话做,因为自己过日子后才发现,家里边这两个地方确实最容易脏也最容易藏污纳垢。”甄晓娴继续说道:
“后来,爸爸生病了。妈妈顾不着照顾我们,把我和一鼎放在叔叔家。但是妈妈出门前总会塞给我一两百块钱,让我和弟弟买好吃的。
再后来,我到外边儿上中学上大学,每次跟妈妈要钱,要三百咱妈总会给五百。参加工作了,那时候虽说挣得不多,但是妈见了面常常塞钱给我,再说,不是还有你吗!现在想来,我吃的用的都没委屈过。姐,我真没吃过这些。”
甄晓娴的话带着甄晓雅泪水涟涟:“可是,三儿,妈妈经常吃这种东西。我都……习惯了。”
“姐,你知道吗。自从搬到厂子住,我就有种感觉,好像一下子没家了,一家人永远坐不到一起,妈妈永远是忙。我真想象别人一样,回来了就守着妈守着家,我真想让她休息休息别再这么手脚不停地操劳,可她就是不听。”甄晓娴眼里不知不觉便噙满了泪。
“三儿,跟你差十来岁还真是有十来岁的差距。我七八岁时家里日子最艰难,我没羡慕过别人什么,就记得咱们邻居小兰,她姑姑经常给她买漂亮裙子穿。有一次老少先队员给新入队的同学系红领巾。本来要让我上台的,老师却临时决定让小兰代替我。就因为她穿着花裙子,我穿着补丁裤子,那次是真羡慕人家,真想有条漂亮裙子穿。”
“后来,才能像你一样……我经历了爸妈的创业阶段,也经历了咱们家最风光的时候,还有后来,后来爸爸……唉,三儿啊,就是这十来岁的差距,同样的妈妈,妈妈同样的日子,你说,咱俩看到的居然完全不一样!”甄晓雅擦掉眼角的眼泪说道。
不过,姐儿俩疼妈妈的心是一样的,当甄晓雅说妈妈天天吃的就这个时,甄晓娴为自己的粗心懊悔,在瞬间的惊讶呆滞后,泪水“哗”地一下奔涌而出……
本来,姐儿俩打算在家待两天,却终于住了三天。原因只有一个,多陪伴甄妈妈一会儿。这就是作为儿女的她们,能给妈妈的回报!她们深深知道,妈妈最稀罕的,就是儿女们能常回家看看,能多呆一会儿。
回到自己家后,甄晓娴把这次经历写进了自己的日记。甄晓娴打小儿有个嗜好—-记日记。小时候只是觉得好玩儿,写出来还总被大姐二姐夸奖,她就有些人来疯,渐渐成了习惯。这日记也不是天天都写,只要让她心动的人心动的事儿都会有意识记录一下。
一开始,也像当年的小朋友一样,写在日记本上,高中以前一直是日记本,居然攒了厚厚三大本,拿在手里沉甸甸的,甄晓娴每次翻看都有一种莫名的成就感。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总是用电脑工作,她就尝试用电脑写作,顺便把日记发表在QQ空间,倒也有零星粉丝。这更让她有些小得意,到后来,又有好友建议,找些专业写作网站发表,她也听从建议,做了一些尝试。虽然看不到太多收入,但却让这个爱好很好地延续了下来。
后来参加工作结婚生子,一点点深入社会,她的发现和感慨越来越多,很多事稀奇古怪她闻所未闻很多人毫无底线让她大跌眼镜。她经常感慨,都是人呐,为什么区别这么大……有些事有些人她只是旁观者,有些事有些人居然就是直接冲她而来。她理解不了更接受不了,可是又无力改变,因此心中万般郁闷。
这个时候她才发觉,日记真好,她所有的痛苦欢乐愤懑抑郁都可以跟日记倾诉,她越来越觉出这个日记的重要性。不管是她无能为力的事还是她解决不了的事,都可以对着日记随心所欲。面对日记,就像面对另一个人,无尽地倾诉,写完了似乎也倾诉完了,内心的郁闷随之消减大半。所以,对于甄晓娴来说,日记,已经成为一种长久的陪伴。写日记,已经成为她生命的一部分。